放宽传播学研究视野.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宽传播学研究视野

放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 ——访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邵培仁教授 本文作者:韩运荣 邵培仁,1953年11月出生,江苏淮安人。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邵培仁撰写的或主编的传播学著作主要有:《传播学导论》(1997)、《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1999)、《媒介经营管理学》(1998)、《传播学原理与应用》(1988)、《经济传播学》(1990)、《政治传播学》(1991)、《艺术传播学》(1992)、《教育传播学》(1992)、《新闻传播学》(1995)、《传播社会学》(1994)。此外,还协助主编或参与编写了7部著作。 邵培仁在传播学研究中创立的“整体互动论”的体系和模式,由于摒弃了长期困扰中国学者的“西方中心主义”,注意联系中国国情,能结合中国实际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的营养,并对传播现象用唯物、辨证、整体、发展的眼光加以分析,被传播学界认为是独树一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体系。 目前,正在撰写教育部立项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传播学》,主持教育部立项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传媒角色与功能研究》,和在(香港)中国传播研究基金会立项的《中国受众特质研究》。 韩运荣(以下简称“记”):邵老师,我来杭州参加这次会议(跨世纪中国城市电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之前,已同您通过电话、写过信,约好请您谈谈我国传播学研究的情况。 邵培仁(以下简称“邵”):是的,这是个好时机,这也是一个好话题。这几年,北广的学术研究犹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地毯式轰炸,成绩辉煌,气势逼人。而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也是形势喜人,成就非凡。传播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学术地位已得到国家认定,较为稳定的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高级传播研究人才已经开始培养,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学术刊物纷纷创办、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每年都有大量的著作和论文面世,也有一系列的科研课题通过鉴定 ,开拓了许多崭新的研究领域。如果施拉姆仍然健在的话,他一定对传播学研究在中国的繁荣景象而大感意外、惊喜不已。你知道的,他在1982年曾携弟子余也鲁来大陆“推销”传播学,当时市场疲软,甚至有人将传播学当作“毒品”。 记:现在我们将传播学看作是“思想的武器”,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分析传播现象、解决传播问题、丰富传播智慧。但我们先不谈这些,我想还是先从您的传播研究谈起。现在,传播学界都将您和戴元光、龚炜合著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1988)一书,认定为中国大陆第一部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传播学的著作。多次重印,影响很大。您能谈谈当时的写作情况吗? 邵:那是1985年。当时,我们一起在复旦大学读书,三人合住在南楼留学生宿舍,比较安静,没有干扰,课程不太紧,因此,有时间就学术问题进行无休止地交锋,而争论最多的就是刚引进不久的传播学。后来争论累了,突发奇想:“咱们不争了,写本传播学。”当时,要把这些告诉同学,他们肯定会把大牙笑掉。自己也觉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因此,根本不敢声张,只是悄悄地搞。买书、借书、复印、做卡片、拟大纲-----一切都是“偷偷摸摸”的。1986年底初稿完成时,同学们都不知道。1987年,作为试用教材,印成《传播学概要》,试用反响很好。1988年正式出版,首次印刷5000册,很快一售而空,而后多次重印,在很长时间内一直是许多高校新闻学系和社会学系的选用教材,据说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也有一定影响。 记:据我所知,继您主编的一套“当代传播学丛书”之后,您现在又在主编第二套丛书“跨世纪传播研究丛书”,请您谈一谈这两套丛书先后贯穿的创作设想,可以吗? 邵:可以。首先,传播学的发展有一种分支化的趋势,而且分支越来越细,在向细密方向发展,我主编的这批书就是适应这一趋势的。以往我们研究传播学,主要是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些角度观照的;后来我们拓宽了传播研究的视野,出了“当代传播学丛书”,从新闻传播、艺术传播、教育传播、政治传播和经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在国外虽然有政治传播学和教育传播学,但当时没有经济传播学和艺术传播学,有新闻传播学但不是从我们那种研究角度来谈的。后来我又觉得光换一个视野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审视和分析传播学,把其它学科的营养带到传播学中来,来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现象和问题。比如大众传播中的社会问题、法律问题,大众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审美问题等等。所以,我在设计“跨世纪传播研究丛书”时就设计了大众传播社会学、大众传播心理学、大众传播经济学、大众传播审美学、大众传播法学、大众传播伦理学、媒介经营管理学、大众传播生态学、大众传播文化学等十几本书。 其次,我们搞东西呢不喜欢搞第二本,我喜欢搞第一本,如果要重复就要有很大的突破,我们才搞。“跨世纪传播研究丛书”这套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