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重组高效制备p53基因论文.doc
简化的两步法细菌内同源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重组高效制备p53基因论文
.freelv转移质粒上,转化DH5α筛选卡那霉素抗性菌落构建重组腺病毒转移质粒p shuttle-cmv-p53用Pmel酶切线性化采用两步法进行同源重组:先将腺病毒骨架质料pAdEasy-1转化氯化钙法制备的BJ5183感受态细菌.freelv-p53转化氯化钙法制备的AdBJ5183感受态细菌,在细菌内进行同源重组,挑选卡那霉素抗性菌落培养并提取质粒,琼脂糖电泳挑选大片断的重组质粒pAdBJ5183-P53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acI和BstXI及PCR法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p53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结论 采用简化的两步氯化钙化学转化法可以取代电穿孔法高效构建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同源重组;p53基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rebinant replication-defective human adenovirus serotype 5 vector carrying plified tologous rebination protocol in bacteria.Methods v and the positive rebinant p shuttle-p53 eI.Then the simplified tologous rebination protocol ploy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binant adenoviral vector.In step one,adenoviral skeletal plasmid pAdeasy-1 ed into BJ5183 petent cells by calcium chloride chemical methed to obtain pAdBJ5183;and in step tid ed into pAdBJ5183.The possible positive adenoviral plasmids an p53 gene chloride chemically simplified tologous rebination protocol can replace the co-transformation by electroperforation and may have broaed utility in system that involve homologous rebination in bacteria.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可以高效介导基因的体内外转移;感染细胞范围广,不但可以感染分裂期细胞,也可感染静止期细胞;感染细胞时其DNA不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安全可靠。因此成为基因治疗中常用的载体。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方法有真核细胞内质粒重组法、酵母人工染色体克隆系统、Cre/loxp定点重组系统、末端蛋白-DNA复合物共转染法等[1~3]。以上方法牵涉到的步骤和环节较多、工作量大、实验周期长。1998年He等[4]建立了细菌内质粒共转化同源重组方法,该法简便快速、实验周期短,但是共转化需要电穿孔仪,且同源重组成功率不到20%。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该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简化的两步氯化钙化学转化法代替电穿孔共转化法构建了p53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pAdEasy-1、pshuttle-cmv质粒,BJ5183、
DH5α大肠杆菌,PmeI酶购自Qbiogene公司;携带p53基因的质粒由马延高教授惠赠;PacI酶购自Neix、DL2000Marker购自TaKaPa公司;λDNA·HindⅢMarker购自Promega公司;其他分子生物学工具酶购自MBI公司。
1.2 重组转移质粒的构建 设计扩增p53基因的上下游引物分别为:
p53-up:5 atg tct cga gat gga gga gcc gca gtc aga 3 (30bp),
p53-doin;94℃30s、56℃30s、72℃50s,共30个循环;72℃延伸10min。用XhoI和HindⅢ酶切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连接到同样经XhoI和HindⅢ酶切回收的pshuttle-cmv转移质粒中;转化DH5α感受态菌,卡那霉素抗性平板筛选。
1.3 重组转移质粒的鉴定 挑选卡那霉素抗性平板筛选菌落培养,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用XhoI和HindⅢ酶切鉴定,并以能酶切出与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的质粒为模板,用上述引物进行PCR鉴定。得到的重组转移质粒命名为psh-p53。再用上述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测定psh-p53中目的基因片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