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环境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环境第一章

3.从世界范围看,环境问题产生的   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压力 B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C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 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ACD 4.倡导“免赠贺卡”的主要目的是 ( ) A 防止废弃物的污染 B 控制资源锐减速度 C 预防新的白色污染 D 移风易俗消除陋习 B 5.发达国家工业化在环境方面所走过的  道路是   ( ) A 边污染,边治理 B 先污染,后治理 C 不污染 D 只污染,不治理 B 6.目前全球人口的主要压力来自( ) A 庞大的人口基数 B 较高的人口死亡率 C 较高的人口增长率 D 日益增长的人口寿命 AC 7、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原因是( ) A、政治独立 B、民族经济发展缓慢 C、医疗事业进步 D、节育意识提高 AC 8、在广大贫穷落后的地区,往往存在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其原因是( ) A、有计划地开采利用资源 B、生态意识淡薄 C、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D、人口文化素质低 9、生活质量的提高是( ) A、考虑了健康、安全,环境质量和经济因素在 内的各个方面提高 B、考虑了环境质量的提高 C、财富和产品越少越好 D、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 B D A 10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极限 B、资源利用率是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特有现象 C、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指矿产资源而言 D、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成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生产力下降 D 11、由人为原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引起的后果有( ) A、1999年春,华北、西北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B、太平洋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C、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 D、全世界每年有5万种物种灭绝 ACD 9、 中国青年报和国家环保局曾主持过一次公民环保意识调查,发表议论最多的题目是:当你赴宴时,餐桌上端上了一盘穿山甲,你对此将持何种态度?在调查问卷中,根据你的设想,可能有哪些观点不同的答案?你对此有何建议? [分析] 因为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很可能出现以下答案: 1. 不吃,立即退席以示抗议。 2. 不吃,也不退席,事后向有关部门反映。 3. 吃,既然做好了,不吃白不吃。 4. 吃,对餐馆老板建议或劝告今后不要再吃野生动物。 我认为吃与不吃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 (1)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充分认识到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例如,人们大量捕捉活蛇、青蛙,带来的后果是老鼠、害虫大量繁殖、危害农作物,间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 (2)行政立法管理,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3)加强宣传教育。 提示学生:当你在砍树时,或在挖煤时,你的目的是什么?你会不会想到你的这些行为会破坏环境?也就是说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生态意识如何? 以英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增长趋势,但扣除了对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以后,生活质量指标的增长大大低于纯经济指标的增长,而且70年代以后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经济增长与发展并非总是一致的。只有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的经济增长,只有以社会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只有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增长,才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现状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或引起各种气象因素时空的重新分布。 环境问题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自然本身的因素引起的,通常称为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引起的,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生物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 不同时期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同 次生环境问题对原生环境问题的产生有重大影响。如地表植被的破坏,易引起洪涝灾害;农药污染导致生态失衡,易造成大面积的病虫害。因此,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问题具有交叉性。 不同时期, 环境对人类影响不同,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不同 渔猎、采集 人口少 无环境问题 远古 劳动工具 农业 零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