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复习题111(完整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复习题111(完整版)

1文言文两则(第一组) 1.背诵课文和字、词、句解释。 2.背诵这两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并默写下来。 《学弈》说明了做事或学习都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1)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2)说话要有理有据。(3)要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4)每个人都需要虚心学习,学无止境。(5)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发现。 3.掌握多音字: 缴zhuó(弓缴) jiǎo(缴获) 为wèi(因为) wéi(为难) 与yǔ(与其) yù(弗若与) 4.反义词: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 沧沧凉凉(热热乎乎) 5.抄写文中的设问句。为是其智 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6.抄写文中的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两小孩笑着说:“你的知识并不是像别人说的那么渊博”。 7.《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2 匆匆 1.背诵课文,课文作者是(朱自清)。 2.理解文章的主旨: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3.课后问题过关。 4.积累课文中的叠词。 AA 匆匆 默默 白白 渐渐 斜斜 ABB 赤裸裸 头涔涔 泪潸潸 AABB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AAB茫茫然 多音字: 尽 jìn (尽情) jǐn (尽管 ) 薄 báo (薄纱) bó (薄雾) bò (薄荷) 散 sǎn (散开 ) sàn ( 分散 ) 藏 zàng ( 宝藏 ) cáng( 埋藏 ) 5.背诵《明日歌》和珍惜时间的名言。并写3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积累摘抄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比喻句: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拟人句: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3桃花心木 作者(林清玄) 背诵课文的13、14自然段。 课后问题过关。 3.近义词:语重心长(意味深长)锻炼(磨炼)汲取(吸收) 反义词:从从容容(慌慌张张)莫名其妙(恍然大悟)枯萎(茂盛) 多音字:番 fān (番茄) pān (番禺) 4.本文作者是我国 台湾 作家 林清玄。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表达方法是 借物喻人 ,它是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 4 顶碗少年 1.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不失风度 座无虚席 惊心动魄 不慌不忙 不知所措 目不转睛 紧张不安 难以忘怀 萦绕于心 轻松幽雅 摇摇晃晃 意想不到 轻松优美 矮小结实 2.摘抄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拟人句: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比喻句: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5.手指 1.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永不离身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 直直落落 一文一武 片刻不离 养尊处优 体态秀丽 团结一致 相貌堂皇 2.摘抄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和设问句。 比喻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的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拟人句: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设问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手》从文章体裁看,它是一首(现代诗),诗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6北京的春节 1.背诵课文的第7、11、12自然段。 2.摘抄文中的比喻句。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灯火通宵、放鞭炮 、 守岁 、??吃团圆饭????? 。 比如,作者在描写除夕是从视觉(色)、嗅觉(味)、听觉(音)的角度进行了描写。 4.文章的作者是( 老舍 ),他在文中引用俗语是 “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运用排比和比喻,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几百盏灯?说明灯的数量多, 各形各色??说明灯的种类多。作者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为的是突出????灯笼的形状美和色彩美以及这些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文中的排比句是 有名的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