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旅行”(上).doc

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旅行”(上).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旅行”(上)

英语知识 一. 多元系统论的起源 翻译的多元系统论的创始人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伊塔马· 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作为波特诗学与符号学研究所(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的创始人之一,佐哈尔曾担任Poetics and Theory of Literature、Ha-Sifrut和Poetics Today 的主编,现为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符号学和文学理论教授,主要从事文学与文化研究,在符号学理论、文学理论与文学翻译研究方面造诣精深。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先后推出了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 )、《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 Tel Aviv, 1978 )和《当代诗学》(Poetics Toda y ,1990 ),系统地提出了多元系统论,其代表作“翻译文学在文学多系统中的地位”(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 Literary Polysystem)和“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 )集中介绍了文学多元系统以及翻译文学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 在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中,渗透着强烈的功能观、历史观和动态观。佐哈尔认为传统的侧重于实证主义和物质内容分析的研究范式多有弊端,应该以现行的功能主义的范式来取代,即以分析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佐哈尔批评以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为代表的日内瓦结构主义学派的静态系统观和非历史观( Even-Zohar ,张南峰,2002 ,4 : 20 ),转而以俄国形式主义的动态系统观为理论支柱,创立了翻译的多元系统论。 在俄国形式主义的学派中,梯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关于系统的理论对佐哈尔的影响最为深刻。梯氏认为,文学作品决不只是文学技法的简单堆积,而是有秩序、分层次的结构。文学事实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 ;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因此,文学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系统,文学研究必须置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之下来进行。从共时研究的角度观察,文学似乎是一个和谐、平衡和静态的系统;但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文学内部充满了冲突和变异。文学的演进和发展取决于系统内部持续不断的、以陌生取代熟悉、以创新取代传统的运动;即处于文学系统中心位置的高雅文学被处于边缘的、更富活力的新文学所取代。(方珊,1989) 在俄国形式主义的基础上,多元系统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就是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例如文化、语言、文学、社会),是为系统所组成的混合体,它具有如下特点:1、多元、开放、交叉。即,此系统是异质的,开放的结构,它通常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所组成的多元系统,这些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事其职,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 2、动态的对立统一性。佐哈尔把文学(包括翻译文学) 视为和其他文化活动一样的一个开放而动态的实体,由多个系统组成。这个多元系统可用一系列对立的系统加以描述, 即中心与边缘的对立, 经典文学系统与非经典文学系统的对立, 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对立,翻译文学与非翻译文学的对立, 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对立,等等。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对立统一体;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可放在真空中研究。3、不均衡性和可变性。文学多元系统中相互对立的系统之间的地位权力既不完全均衡,也非静止不变;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因素的干扰,它们的位置会在中心与边缘之间变动。(Even-Zohar,张南峰,2002 , 4 :20-21 ) 在多元系统论的基础上,佐哈尔进一步阐述了翻译作品与文学多元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思想包括:第一,主体文化是如何选择翻译对象的;第二,翻译文学是如何与目的语言中其他系统产生联系,以便采取特定的规范、行为和政策,发挥特定的功能的。第三,翻译文学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翻译文学属于本民族文学多元系统的一部分,作为本民族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可能位于多元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内, 也可能分布在几个系统中,其地位会因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在中心和边缘位置之间移动。 在正常情况下,翻译文学通常处于边缘位置,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趋向中心。即,当译语文化中的文学处于1)“年轻”的时期,2)处于“边缘”及“弱势”的时候,3)处于“转折点、危机或真空”状态的时候。在这三个时期,翻译实践模式趋向革新,翻译文学参与创造新的、一级(primary )模式,“原创”作品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