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基础题库题目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目:《安全员专业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使用矿渣水泥。(√)【S,§1.1】 2、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用于潮湿的工程环境。 (×) 【S,§1.1】 3、抹面砂浆应具有更好的和易性性和粘结力。(√)【S,§1.1】 在普通气候环境中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普通水泥。(√)【Z,§11】【S,§11】)】)】)】【L,§13】)】)】)】)】)】)】)】)】)】)】 29、一钢筋原长为0,拉伸断裂后其长度变为,故该钢筋的伸长率为。( ×) 【Z,§4.1】 30、平面一般力系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是4个。(×) [Z,ξ4.1] 31、柔性约束的约束反力只能让物体沿柔体中心线方向运动。(√) [Z,ξ4.1] 32、两个分力的合力总是大于每个分力。(×)【Z,§4.1】 33、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Z,§4.1】 34、所谓强度就是杆件抵抗变形的能力。(×)【Z,§4.1】 35、力是成对出现的。(√)【Z,§4.1】 36、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房屋称为混合结构。(√)】)】)】)】)】)】】)【L§9.1】【Z§9.1】Z,§9.1】 64、地形图的图名一般根据图幅内主要的地名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命名。(√)【L,§9.1】 65、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S,§9.1】 66、山脊的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的等高线凸向低处。(╳)【L,§9.1】 67、等高线平距愈大,地面坡度愈小;反之,坡度愈大。(√)【Z,§9.1】 68、若等高线里圈的高程大于外圈的高程,则地貌为山头。(√)【L,§9.1】 69、经纬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照准和读数四个操作步骤。(√)【Z,§9.2】 70、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角度、测设已知高程点是测设的三项基本工作。(√)【S,§9.3】 71、在建筑施工中,是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及开挖的难易程度将土壤进行分类。(√)【L,§10.1】 72、“向前向上,强制切土”是反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Z,§10.2】 73、土方边坡的坡度以土方挖方底宽B与深度H之比表示。(╳)【S,§10.3】 74、深基坑开挖的原则是“分层开挖,现撑后挖” (√)S,§10.4】L,§10.5】 76、在建筑物附近进行井点降水时,为防止降水影响或损害区域内的建筑物,就必须阻止原有建筑物下地下水的流失。为达此目的,可在降水区域和原有建筑物之间的土层中设置一道固体抗渗屏障,也可用回灌井点补充地下水的办法来保持地下水位。( √ )【S,§10.5】 77、为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回灌的效果,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宜大于6m。( × )【S,§10.5】 78、在建筑物附近进行井点降水时,为防止降水影响或损害区域内的建筑物,就必须阻止原有建筑物下地下水的流失。为达此目的,可在降水区域和原有建筑物之间的土层中设置一道固体抗渗屏障,也可用回灌井点补充地下水的办法来保持地下水位。( √ )【S,§10.5】 79、为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回灌的效果,回灌井点与降水井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宜大于6m。( × )【S,§10.5】 80、灰土地基每层灰土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实验确定。一般夯打不少于2遍。( × )【L,§11.1】 81、灰土地基每层灰土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实验确定。一般夯打不少于2遍。( × )【L,§11.1】 82、利用振动和水冲加固土体的方法称为振冲法。(√)【S,§11.1】 83、混凝土预制桩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起吊。(╳)【Z,§11.2】 84、人工挖孔桩是由人力挖掘成孔,放入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L,§11.3】 85、筏式基础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Z,§11.4】 86、钢筋混凝土柱中纵筋的净距不应小于80mm。( × )【Z,§12.1】 87、框架结构模板的拆除顺序为:柱模板→楼板底板→梁侧模板→梁底模板。(√ )【Z,§12.1】 88、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措施有控制温度差。(√)【Z,§12.1】 89、无论什么季节,混凝土的搅拌投料顺序均是一致的,这是它的工艺要求。( × ) 【Z,§12.1】 90、当梁或板的跨度大于等于3米时,底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以减少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模板变形。(×)S,§12.1】)Z,§12.1】)Z,§12.1】)S,§12.1】)Z,§12.1】)Z,§12.1】)Z,§12.1】S,§12.1】 98、钢筋混凝土柱中纵筋的净距不应小于80mm。( × )【Z,§12.1】 99、框架结构模板的拆除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