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目录 屈光参差的基本概念 屈光参差的成因 与屈光参差相关的表现 屈光参差的检查 屈光参差的处理 基本概念 定义:双眼的屈光状态不一样 (1)屈光性质不一样 (2)屈光性质相同,但屈光度不同 屈光参差的发生率: 正常人群中,屈光参差发生率缺乏流行病资料。屈光不正人群中,屈光参差发生率为80%左右,大于2.5D的屈光参差发生率为20%左右 基本概念 按屈光性分类: 单纯性参差 复性参差 混合性参差 混合性散光参差 垂直性参差 基本概念 按屈光参差原因分类: 1.发育性屈光参差 指出生即有或在后天正视化的过程中,亮眼的各屈光参数发育不平衡导致 2.继发性屈光参差: 指疾病,外伤,手术等引起的双眼屈光度不等。 * 本次针对发育性屈光参差进行讨论 基本概念 1985年全国儿童斜弱视防止组提出的分类: 生理性:球镜度相差1.5D,柱镜相差1D.(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病理性:球镜度相差≥1.5D,柱镜度相差≥1D(两个条件满足其一) 另一个分类法: 生理性:球镜或柱镜相差≤1D 代偿性:球镜相差≤2.5D或柱镜相差≤1.5D 病理性:球镜相差2.5D或柱镜相差1.5D 基本概念 上述分类是基于双眼对物像的忍受能力进行分类。屈光度每相差0.25D,物像大小相差0.5%.、 理论上,双眼视网膜像相差达到3%,视觉中枢能力开始下降,相差达到5%(2.5D),视觉中枢就不能融像。 实际上,个体差异很大。有人对超过8%的不等像亦能很好融像,建立立体视觉。 儿童对屈光参差和双眼不等像的耐受较成人高。有人报道6D的参差量也能融合并无不适 成因 双眼在正视化过程中的不均一发育 90%的屈光参差为轴性,即双眼轴长(玻璃体腔长)差异导致了屈光参差,而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因素在双眼间无明显差异。 问题: 在无疾病情况下,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眼的不均一发育? 目前尚无定论,但学者们做了有益的探讨 成因 遗传因素:父母亲有屈光参差 发育因素:出生即有屈光参差? 优势眼:优势眼的屈光度高? 眼压:眼压高的眼屈光度高? 用眼姿势:偏头视,侧卧视? 配镜不当? 顿挫型圆锥角膜? 交替追赶现象? 相关表现 交替视:以清晰、舒适为自主选择标准 例如:OD0.4(-1.75D=1.0),OS0.9(+1.25D=1.0),在未矫正的情况下,会以右眼看近,左眼看远。 单眼视:在双眼视力与屈光度相差较大时,视中枢会拒绝模糊像质,选择单眼输入信号。 例如:OD0.6(-1.00D=1.0),OS0.1(+6.00D=0.3),不管是否矫正,均以右眼看近看远 相关表现 不等像:与屈光度、视网膜感光细胞密度、矫正镜片均有关。但不等像与视细胞感知、神经信号传导、视中枢有信号处理相关,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可能相差较大。 立体视:远视性屈光参差对立体视影响最大,可让立体视完全丢失;近视性与散光性屈光参差对立体视的影响较小,一般只会导致立体视小于正常,不会导致立体视完全丢失。 相关表现 视疲劳:双眼注视转换、双眼调节与辐辏不平衡、视网膜不等像、垂直子午线上的屈光度差异均是引起视疲劳的原因 斜视:远视性屈光参差可能同时伴有调节性内斜视;一眼视功能长时间被抑制会出现废用性外斜视。 弱视:一般来说,屈光参差越大,越容易导致弱视产生。远视性屈光参差容易发生弱视,其次是散光屈光参差,而近视屈光参差可能性较小,即使发生,程度也很轻。 屈光参差的检查 验光:是发现屈光参差的直接手段 眼轴:判定轴性屈光参差的方法 大多数屈光参差是轴性 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对角膜散光较大或散光参差大者有意义 屈光参差的检查 不等像检查: 不等像与屈光参差有关 但关系很复杂 光用knapp法则计算是不够的; 还受视网膜感光细胞密度、视觉中枢、心理物理因素影响; 因此,对不等像进行主觉检查有意义 屈光参差的检查 不等像检查原理:双眼分视对比方法,打破融像 分视方法:机械分视,红绿分视,偏振分视 理想的方法:1.双眼分视。2.双眼共同目标线索。3.调整斜视角。4.图片大小装换 屈光参差的检查 不等像的检查方法: 1.同视机检查: 机械分视,缺乏双眼共视背景,易单眼抑制;能分别测保持双眼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功能的阈值 屈光参差的检查 双眼不等像的检查方法: 2.pola test: 偏振分视,可在综合验光仪上实现 屈光参差的处理 随访: 成人,对当前视力满意,无视疲劳症状 例如:60岁,OD0.8(+1.00D=1.0)OS0.4(-1.5D=1.0),双眼的屈光度数可以勉强满足看远看近需求,切无不适 *注意:单眼视并非老视人群均能适应,尚存调节力的患者(50岁,乃至55岁以下患者进行单眼视矫正要慎重) 屈光参差的处理 矫正原则: 12岁以下(esp6岁以下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