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5 诗歌艺术手法(含解析)
专题15 诗歌艺术手法
【母题来源】【母题原题】
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2分)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2分)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分)
【试题解析】【命题意图】【考试方向】【得分要点】
【母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注】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语言含蓄而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堪称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
B.首联叙写一年两次浏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东风喻指春天。
C.颔联极写所见之美。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颈联写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极言别去之难,直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D.“淡烟乔木隔绵州”一句,点明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15.有评价说本诗颔联“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14.BC 15.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江畔边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拘留自己,有意将楼台层层遮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
【解析】
作者只说锦城的草、云、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美丽多情的锦城,的确使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涉及了对诗歌的表达技巧、形象的考查,又涉及了对诗歌语言、主题的考查,其中A项总体鉴赏整首诗歌;B项鉴赏诗歌的首联,重点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C项鉴赏诗歌的颔联和颈联,重点考查诗歌的抒情手法;D项鉴赏诗歌的尾联,重点考查诗句的作用。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结合注释读懂全诗,然后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赏析手法,最后仔细阅读选项,一一比对,找出答案。
15.试题分析: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云”。诗人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很带了几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一样,这里用了“碍”与“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登岳阳楼望君山
【明】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注】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以岳阳楼为聚焦点,生动描绘了暮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独特美丽的景观,取材颇有新意,可谓别具一格。
B.首联直写诗人登临岳阳楼远望洞庭所见的景象:暮色降临,夜朗风定,湖水清澈,如练铺开,水波不兴。
C.第二、三联,着力描绘君山的美丽景色。“一点”表明是远望,“青”是指君山的颜色。诗人已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 周周清4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 周周清3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2017届高三政治(第02期)(文化生活)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专题3.1 文化与生活(含解析).doc
- 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 周周清6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2017届高三政治(第02期)(文化生活)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专题3.2 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doc
- 2017届高三政治(第02期)(文化生活)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专题3.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含解析).doc
- 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 周周清5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2017届高三政治(第02期)(文化生活)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专题3.4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解析).doc
- 2017八年级数学下册 周周清7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1章 数与式 2 整式(含因式分解)(无答案).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4 诗歌综合赏析(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6 诗歌情感(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7 文言断句(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8 文化常识(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9 文意概括(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文言翻译(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3 新闻调查(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01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02 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一)(含解析).doc
- 2017年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03 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一)(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