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哲学经典著作选读 主讲:王成军 wang_cj_whu@ 导论 一、怎样学习哲学? “爱智慧”与“爱的智慧” 1、爱 2、爱“智慧者” 3、爱智慧者的智慧 原典和元典 读哲学元典的五个步骤: (1)逐字逐句的阅读; (2)最好亲自翻译原文,至少是英文或德文; (3)相互参照阅读; (4)尝试构筑论证,批评或支持他们的论点; (5)在生活中去体会他们的精义与精神。 二、本课的学习内容 (1)古希腊哲学 (2)泛希腊化时期哲学 (3)中世纪哲学 (4)16-18世纪西欧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 (5)以及德国古典哲学 三、本课的学习形式 (1)自己读书,分小组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2)课堂讲授;(3)分组讨论。 四、本课的考核方式 课堂考勤及表现(20%)+读书报告(20%)+期末考试(60%) 第一讲 前苏格拉底哲学著作导读 一、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 (1)思想背景——古希腊宗教与神话 1、 奥林匹斯诸神 《荷马史诗》 自然界中有一个严格的秩序,特别提到了 “命运”的力量 ,这个力量甚至超出了神的力量 赫西俄德的《神谱》 构筑了一个由生殖来维系的神的谱系 宇宙道德秩序的非人格化 神谱 卡俄斯(混沌)——额勒布(黑暗)、尼克斯(夜晚)——艾德(光明)、赫麦拉(白昼) 大地女神盖亚——海、河(与天乌拉诺斯)(天生阿芙洛狄忒) 爱神厄洛斯 …………………………………………………………………………………………………… 奥林匹斯神族(以天神宙斯为首) (1)思想背景——古希腊宗教与神话 2、奥菲斯教(奥尔弗斯教) 非理性的自由与狂放 信仰灵魂的轮回与净化 希腊神话中孕育的哲学思想:(1)世界万物的本源(以神来解释);(2)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生殖关系的神谱);(3)灵魂观念(奥尔弗斯教) (二)古希腊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发达的经济 2、政治上的贵族制度与城邦制 3、文化的兴盛:文字与文学 古希腊地图 “当古希腊人以理性代替幻想,以智慧代替想象,摈弃超自然的动因作为解释的原则,而以经验的事实作为探究和解说的基础,这才产生了哲学。 ” ——梯利《西方哲学史》 二、古希腊哲学的分期 (1)前苏格拉底时期(早期自然哲学时期) 四大学派: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菲斯学派(赫拉克利特)以及爱利亚学派。 重视自然哲学,探讨宇宙万物的本源或原理。 (2)繁荣时期 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关注的问题从自然转移到了人的内心,哲学开始系统化、条理化 (3)后亚里士多德哲学(后期古希腊哲学,道德哲学时期) 伊壁鸠鲁、斯多葛派、皮浪的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 关注伦理问题(幸福与至善),有了很多神学的内容 米利都学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数是世界的本原 爱菲斯学派 赫拉克利特残篇释义 1、世界是一团“活火”,遵循一定的尺度或分寸(logos) (1)“火”不应该被理解为本原(如水),而是尺度、规则与标准(“黄金”的比喻,以及对世界生成的解释) (2)logos是神、普遍原理 (3)logos是流变之物中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4)世界的运行遵循logos 2、logos是人应该遵从的共有的东西;人对其关系紧密,然而却无知;它为人的灵魂(Psche)所固有 3、logos在世界流转(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4、logos的对立统一(语境主义) 5、智慧在于认识logos (1)智慧——说出真理 (2)人皆有logos (3)人能认识logos (4)但这种认识是困难的,因为人容易陷入私人的世界 (5)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才是可靠的 (6)智慧不在于知识的数量,而在于认识统一者 爱利亚学派 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 巴门尼德的思想背景 与爱奥尼亚学派的对立 对普遍性与稳定性的追求 (真正的知识何以可能?) 真知识的对象应该是必然之物(普遍且稳定的东西) 巴门尼德残篇释义 1、女神的允诺 (1)知识的两类对象:实在(真理)与意见 (2)关于“实在”(aletheie):指任何真判断的保证,也即事物的实际所是 引申义:确定性、正确性、准确性 (3)这一“实在”是圆满的,且有“不可动摇的核心” 2、道路的选择 (1)什么是“研究的道路”? (2)两条道路: A. 它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它存在,也许可能不存在; B.它不存在,它不存在是必然的……它不存在,也许可能存在 (第三条道路C.它既存在又不存在) 论证思路:排除B和C “它”指什么?——存在者的整体(to eon; that which is),归为aletheie 3.对“它不存在”之路(道路B)的排除 (1)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