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历史名人(完整版定稿63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州历史名人(完整版定稿63人)

德州历史名人初步确认名单 (共63人) 先秦时期(4人) 大禹——名垂千古的治水英雄 禹,姓姒,名文命,蜀地羌人,史称大禹,为夏后氏首领中国尧帝时期,中原洪水泛滥,百姓苦不堪言,尧帝命禹治水。禹在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改疏导河川,疏通九河。治水期间,禹身先士卒,不畏艰险,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治理,终于消除了中原水患中国为九州。据《尚书》、《史记》,大禹治水足迹遍及九州,治水重地在古兖州以北的禹城禹疏九河,其五在德,分别为马颊、鬲津、徒骇、漯水胡苏、钩盘。唐代改祝阿为禹城,即“以县西有禹息城而名”。而禹息城则为禹以息壤填洪水筑城而作,为治水的总指挥部。至今禹城仍保留具丘山遗址相传大禹为观察水势而筑。有诗赞曰: 晏婴——足智多谋的战国名相 晏婴(前578—前500年),字仲,谥平。春秋后期齐国国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山东高密齐河曾为封地,故名晏城。晏婴历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谦恭下士心胸坦荡待人接物虚怀若谷,随和大度,能“见义而为”,“退思补过”博闻强记,机智诙谐,善于辞令,对君主之失,敢谏且善谏,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廉政”,“仁政” 他廉洁两袖清风,始终不置家产,从不接受礼物,生活简朴,粗茶淡饭。孔子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历史故事至今流传。为纪念晏婴,后人在晏城建有晏婴祠、晏公庙,岁时祭奉。有诗赞曰:” 赵胜——声名远播的战国公子 赵胜(约前308—前251年),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先后三次任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的国相,封于东武(今德州武城县),号“平原君”,孟春申君战国四大公子。赵胜机智聪敏,善谋大势,善纳良言。任国相时,爱士如命,礼贤下士,门下宾客至数千人。在赵国处于危难之际,不计得失,挺身难,尽展雄才大略与担当精神,多次使赵国免于覆之灾,“笑姬从戮”、 “毛遂自荐”、“窃符救赵”等历史典故。其墓建于河北邯郸。汉代司马迁赵胜:“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则其“翩翩公子,天下奇器。”有诗赞曰: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前327—前241年)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今德州陵城区人。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英勇善战,勇谋兼备,能攻善守。一生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未尝败绩,上党之战、邯郸之战、破燕败魏等均成为经典战例,为赵国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抑强秦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他为人襟怀坦白,知错即改。虽几遭弃用,但每当国召唤,都义无反顾,慨然报国。赵惠文王时率赵军大败齐军,威震诸侯,拜为上卿居功自傲,与蔺相如争官位,后被蔺相如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行为感动,负荆请罪,刎颈之交,同保赵国,“将相和”的故事一直传为佳话。司马迁评价道:“廉颇一人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公元前241年,因客居异乡,忧念祖国而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有诗赞曰: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经学大师,是中国历史上下儒学,广川(今德州)人,深研儒家宗法思想,兼蓄道、墨、法阴阳、五行等百家说,以天道至尊与天人合一、儒学独尊与大一统、君权至上与三纲五常、阳尊阴卑与仁德教化等思想观念为基本框架构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儒学体系,对中国儒学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立太学,设庠序,积极传授儒家思想,并通过《天人三策》向汉武帝陈思想理论,多数被纳,从根本上奠定了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仁、义、礼、智、信”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高峰。 特别是大一统的政治理念逐渐转化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东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西汉文学家、辞赋家。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汉武帝时期官至太中大夫。 东方朔幼年丧失父母,家境窘迫,但聪慧机敏,刻苦好学,二十几岁时就精通《诗》《书》《易》及孙子、吴起兵法等,并善剑术、富文采,能言善辩。虽出身卑微,但不怨天尤人,积极进取,以滑稽不羁,诙谐机智的方式接近并取悦皇帝,以不畏权势,不避艰险而又保持个人节操的积极态度,抓住各种机会,帝王当政之失,力陈个人忧国恤民的政治见解和情怀,充满了大智大勇的政治冒险精神,表现出一种敢于担当、卓尔不群的奇异人格魅力,被誉为“智圣”、“滑稽之雄”,其事迹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东方朔一生多有著作,所著词赋成就辉煌,其赋文笔峭峻、纵横恣肆、气势恢宏、寓志深隽、独出一格,许多汉唐大家如杨雄、班固、张衡、韩愈等深受其文风濡染。其中以以《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对后世影响最大。有诗赞曰: 迟昭平,生卒年月无考,西汉末年平原郡(今德州平原县城南)人,王莽政权时期农民起义的巾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