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落的居住形式与防卫设施
村落與防衛
落的空間景觀內,成為臺灣臨山地帶集村
村落的居住形式與防衛設施 聚落的特色。清道光5年,漢人合股開墾
今東勢下城里,以石牆種竹為界,建庄號
文.圖片提供/孟祥翰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曰合興。同治元年,戴潮春事件時遭到攻
擊,事後興築二座門樓──「日昇門」
生活與農業經營上,形成共同居住與開墾 (民國85年因道路拓寬拆除)與「月恆
的集村型態。 門」,門牆紅磚建造,大門上方留有二座
北部地區則無顯著的乾旱季節,水源 槍眼,二側門聯下方亦留二個內寬外窄的
便利,開墾方式由大租戶(墾首)自官方 ▲大茅埔聚落道路分布、隘門與寺廟五營等實體與精神防 方型槍眼,庄外栽種刺竹,庄內道路蜿蜒
或平埔族獲得廣大未開墾的土地,畫分成 衛系統。資料來源: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 曲折,使盜匪不易結隊通行。
數十甲或數甲不等的大小區塊,再分租給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頁94。 大茅埔原為泰雅族人狩獵地域,漢
佃農開墾。佃農在各自土地上耕種蓋屋, 清初為治安考量,不許臺灣興築磚 人拓墾之初,為防範泰雅族人的攻擊,庄
形成散村形態。在地方安全上,大租戶自 城,故領臺初期府城與諸羅縣城僅周圍僅 內以一條東西向道路橫貫,再規劃五條南
雇隘丁,設置隘寮,以防範高山族或盜匪 以木柵圍之。雍正11年,方許於城基之 北平行的巷道貫穿,其間為田庄,庄的四
的攻擊。故在平地,以散村為主,但在靠 外,周植莿竹,以資捍衛,府城周植莿竹 周環以壕溝,並密植刺竹。庄民經隘門出
▲莿竹環繞的臺灣府城。(資料來源:王必昌,《重修台灣縣
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獻叢刊第113種), 近山麓所在仍會形成集村,以備安全。因 達一萬七千餘叢。鳳山、諸羅、彰化諸縣 入,南門殘跡猶存。庄內設三處槍庫,儲
附圖。 此,水源、原漢關係與拓墾過程對於村落 與淡水廳治所在之竹塹亦陸續奉文環植莿 存槍彈,全庄宛如一座堡壘,防備周全。
日治時期臺灣聚落地理的研究學者 型態的形成,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竹,成為此階段臺灣城垣的特色。 庄內泰興宮奉祀三山國王,並建有東、
富田芳郎指出,臺灣漢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