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彩的艺术符号.doc
精彩的艺术符号
摘要:马家窑灿烂的文化和瑰丽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顶峰,其中的水涡纹不但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并且带有一种宗教或者神圣的意味,飞动的水涡不仅仅代表灿烂的马家窑彩陶,更重要的是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迹和珍贵的资料,让我们了解自己前人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赋予启发性的资料!
关键词:马家窑彩陶;水涡纹;象征
中图分类号:J5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24-01
从灿烂的彩陶我们看到我们的前人在没有历史记载的时期思想文化已经开始孕育并初步成型,表明前人已经有了对大自然、宇宙、人类的初步认识,陶器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是兴盛的艺术的符号――马家窑,马家窑是安特生发现的,安特生原是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1914年,受北洋政府的邀请,来中国帮助寻找铁矿和煤矿。1921年4月他在河南仰韶村调查矿物时,发现彩陶片和石器,从而发现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仰韶文化。1923年,安特生认为中国更早的古文化应在黄河上游。于是他从河南出发沿黄河走到兰州四处寻找,终于从一个卖烟渣的商民的货摊上,找到了一件装着烟渣的破旧彩陶罐。悉知商民所带彩陶器来自临洮,他立即赶到临洮,安特生把它命名为“甘肃的仰韶文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裴文中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从而确定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的重要位置。第二年安特生又来到甘肃,继续考察发掘马家窑文化的工作。他的考古经验丰富,不久在广河县的半山村又发现了半山文化;向西进入青海,在湟水流域发现了马厂文化。安特生把马家窑彩陶、半山彩陶、马厂彩陶都划归马家窑文化范畴。可以说安特生对马家窑文化的发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马家窑文化,有的仅指马家窑类型,不包括半山、马厂类型,并认为后者可单独称为半山――马厂文化;有的认为是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最后马家窑类型,认为它是仰韶文化晚期一支地方性遗存,当属于仰韶文化的一个文化系统。众说纷纭,意见很不一致。
马家窑最典型的纹样――蛙纹,专家并且从蛙纹的陶器中发现了龙的雏形,这个发现将“龙”产生的时间提早了1000多年。另外我们在马家窑彩陶中另一纹样也发现了相似的特点――水涡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旋纹。陶器上的水涡纹符号在初期一般以比较大的同心圆构成,周围配以灵动的线条,后来彩陶上的水涡纹形状变小,数量增多,到后期一般演变为陶器中一个大的水涡纹,周围几个小的水涡纹。到了半山时期,水涡纹演变为水波纹,也就常见的锯齿纹。画在盆、碗里面的水涡纹则又是另一种样式,有的以同心圆为主纹样,中间或边缘某一层产生一些变化,比如将线条拉直,变成等边三角形;有的从圆心发散开出去,像S形;还有把圆分成三等份,这种布局最多。水涡纹用精致的线条勾画,到了半山类型,彩陶上水涡纹的画法从中心一个小点慢慢向四周扩大,已逐渐图案化和程式化,并且出现了四方连续的图案。
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充满了神秘感,在马家窑遗址中,看到彩陶上令人震撼的水涡纹,“有人猜测八卦的创始人伏羲可能受到了马家窑文化的影响。伏羲的年代在马家窑文化之后,先贤伏羲演绎八卦时,很可能受到涡旋纹彩陶的启发。”伏羲演绎八卦之地里这里并不远,位于甘肃天山市北20公里的卦台山。山上有伏羲创绘八卦的画卦台,那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河滩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桂如笋,外实中虚,如画太极,名分心石。八卦来源:“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当地还有老子提笔点太极的美丽传说。在临洮城东的东山,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建筑叫“风台”,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升天处。老子叫李耳,他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员,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的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位文化名人:老子西出大散关后,在渭水、洮水一带传道寻根,最后在东山的超然亭“飞升”。
在马家窑文化遗址,不难看出有不少被洪水冲刷的痕迹,不远处日夜奔流的洮河依旧汹涌澎湃,生生不息。先民对滔滔江水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于是就把这种真切的感受描绘在彩陶上。 那时侯人们在河边居住生活,尤其是黄河流域的人们,他们与黄河的关系密切,河水给他们带来了食物方便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水带来了死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生。水涡纹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更具有一种符号的味道,表达着艺术也代表着一种概念与崇拜。飞动的水涡,凝聚了前人多少的辛勤和智慧,更具有一种原始宗教信仰或宗教的意味,并且给予我们后人许多启发。所以马家窑彩陶和这些精美的纹样不仅仅达到了“中国彩陶艺术的顶峰,在世界原始艺术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