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1.1 局域网的设计原则 8.1.1.1 局域网设计考虑的主要技术因素 8.1.1.2 局域网的设计目标 8.1.1.1 局域网设计考虑的主要技术因素 1.冲突域与广播域 当使用集线器等物理层设备时所有设备共享带宽,组成一个冲突域,使用二层设备隔离冲突域; 当使用二层设备组网时都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可能形成广播风暴,使用三层设备隔离广播域; 2.虚拟局域网VLAN 在局域网中跨网段交换的实现方法是VLAN技术。一个VLAN是从物理网络布局独立出来的逻辑网络,可以跨交换机组成一个VLAN,每一个VLAN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 8.1.1.2 局域网设计考虑的主要技术因素 3.链路冗余及环路问题 要避免单点故障,增加链路冗余; 在链路冗余的情况下实现环路避免; 4.网络接入安全 在接入层实现端口安全接入功能。 8.1.1.1 局域网设计考虑的主要技术因素 5. 网络流量的传统80/20规则 将大部分网络流量限制在本地的这种网络设计模式,被称为“80/20规则”,即80%的网络流量是本地流量(采用交换机交换数据),在同一网段中传输;只有20%的网络流量才需要通过网络主干(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 6. 网络流量新的20/80规则 “20/80”规则是“集中存储、分布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在符合“20/80”规则的网络中,只有大约20%的网络流量局限在本地工作组,而大约80%网络流量经过网络主干传输。 8.1.1.2 局域网的设计目标 1.快速收敛 2.可靠性与可用性 3.可扩展性 4.安全性 5.可管理性 8.1.2 层次化局域网设计 层次化网络设计在互联网组件的通信中引入了三个关键层的概念,这三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层(Core Layer)、汇聚层(Distribution Layer)和接入层(Access Layer)。 8.1.2 层次化设计模型 8.1.2.1 接入层服务 提供高密度、低成本的用户连接及高速上连端口 提供链路冗余及链路管理功能——STP技术 建立工作组级的广播域分离——VLAN技术 实现用户的接入安全与控制——IP-MAC绑定及802.1x认证技术 8.1.2.2 汇聚层功能 用于把大量接入层的路径进行汇聚和集中,并连接至核心层,同时在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提供协议转换和带宽管理。 8.1.2.2 汇聚层服务 实现较高的网络速率及链路转换 提供虚拟LAN(VLAN)之间的路由选择——三层交换 实现不同网段间的安全及流量控制——ACL技术 8.1.2.3 核心层功能 8.1.2.3 核心层服务 提供快速转发及高可靠性——高速冗余链路及路由技术 提供园区网的各种服务器的高速连接——各种服务器使用高速链路直接连接到核心网以提供高效服务 提供园区网的外网连接——防火墙及NAT技术等实现与外网的安全高速连接,提供80%的网络访问流量 提供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网络管理平台 8.1.2.4 层次化园区网实例 8.1.3 区块化局域网设计 局域网区块组成 8.1.3.1 局域网区块组成 8.1.3.2 区块方法的优点 网络设计可以按照功能来进行区块划分,不同区块负责各自的独立业务,互不干扰; 不同网络区块根据需要部署不同路由策略和安全策略,且简单方便; 网络骨干设计简单,具有高吞吐量和数据交换能力; 网络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8.1.3.3 区块园区网实例 8.1.4 园区网设计 设计原则 可以根据网络规模进行添加或裁剪 可以使用层次化设计,也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部署 根据功能需求部署不同层次、不同应用的网络设备 小型园区网 中型园区网 8.1.4.3 大型园区网 大型园区网 8.1.5 校园网设计方案实例 本讲小结 * * 8-1 园区网网络规划与设计 本章内容 8.1 园区网网络规划与设计 8.2 交换机原理与基本配置 8.3 VLAN原理及配置 本节内容 8.1.2 层次化局域网设计 1 8.1.3 区块化局域网设计 2 8.1.4 园区网设计 3 8.1.5 校园网设计方案实例 4 8.1.1 局域网的设计原则 5 三层网络模型 接入层为用户提供对网络的访问接口,是整个网络的可见部分,也是用户与该网的连接场所 8.1.2.1 接入层功能 接入层 汇聚层 接入层 核心层为网络提供了骨干组件或高速交换组件。在纯粹的分层设计中,核心层只完成数据交换的特殊任务。 核心层 汇聚层 核心层 汇聚层 Cernet 电信1 电信2 RG-SAM认证计费平台 STAR-S2150G/S2126G 综合网络管理平台 服务器群 STAR-S2150G/S2126G 接入层 2台 (RG-S6810) 一卡通核心 学院中心 行政楼中心 图书馆中心 实验室 一卡通 核心 双核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