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西洋古典建筑-辅英科技大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西洋古典建筑-辅英科技大学

認識西洋古典建築 施植明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法國國家建築師文憑(巴黎拉維列特建築學院)。曾任私立華梵人文科技學院副教授,現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建築思維研究室主持人(研究室教學網站:.tw/grad/think/)。 譯作: 《場所精神》 (Genius Loci --- 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Christian Noberg-Schulz) ,1996/尚林,1995/田園城市。 《巴黎建築 1979-1989》 (Architectures Capitales, Paris 1979-1989; Electa Moniteur) ,1990/茂榮。 《城市建築 (L’Architettura della Città; Aldo Rossi) ,1992/博遠,2000/田園城市。 《建築的現代語言》 (Le Langage modern de l’architecture; Bruno Zevi) ,1992/博遠,2000/田園城市。 《複合思想導論》 (Introduction à la pensée complexe; Edgar Morin) ,1993/時報文化。 《雅典憲章》 (La Charte dAthènes; Le Corbusier) ,1996/田園城市。 《建築環境的意義 --- 非語言的交流途徑》 (The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 Amos Rapoport) , 1996/田園城市。 《邁向建築》 (Vers une Architecture; Le Corbusier) ,1997/田園城市。 《智慧型玻璃立面》 (Intelligent Glass Fa?ades; Andrea Compagno) ,1998/田園城市。 《建築評論論文集》 (Essays in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Alan Colquhoun) ,1998/田園城市。 《差異 --- 當代建築的地誌》 (Differences: Topographi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gnasi de Sola-Morales) ,2000/田園城市。 著作: 《台北建築MAP》,2001/木馬文化。 《Le Corbusier 廿世紀的建築傳奇人物柯布》,2002/木馬文化。 《科比意 Le Corbusier: Morceaux Choisis, 1912-1965》,2002/田園城市(與劉惠媛合撰)。 「西洋建築史」是所有建築系學生在學期間都會學習的一門課程,盡管大家在這門課程所觸及的內容可能相當分歧,不過源自古希臘奠定基礎並經由古羅馬延續發展的「古典建築」肯定會是這門課程的核心內容。隨著古羅馬帝國的政治興衰而浮沈,「古典建築」歷經中世紀蠻族入侵而式微,在十五世紀又以象徵人文精神的「文藝復興」形式重新出現,並由專注實踐的工匠階層逐漸提升至強調理論的學院體制之後,更成為近代西方建築文化的主流。即使在面對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時,「古典建築」仍試圖以「折衷主義」形式因應前所未見的工程技術與社會的重大變革,直到廿世紀初期仍舊方興未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各國如火如荼展開的重建工程與美國追求房地產投機的商業利益帶動下,「古典建築」雖然一度受到強調回應當下實質條件的「現代主義」所摒除,不過在七○年代之後則又在「後現代建築」中死灰復燃,至今仍不斷以各種面貌呈現在世界各地的建築舞台上。 事實上,西洋「古典建築」透過帝國主義海外殖民的途徑早已遍及世界各地,無論是在中國大陸的租界地區或是台灣荷據時代以及日據時代所留下的洋式建築,都無法脫離西洋「古典建築」的影響,因此認識西洋「古典建築」,即使對於東方人而言,也不僅只是為了滿足廣泛認識世界文化的好奇心而已,同時更是理解本土文化中存在的外來文化移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基於上述的前提,本文試圖從「理論」而非「歷史」研究的觀點,跳脫一般著重描述形式細部的煩瑣說明,直接探究西洋「古典建築」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的原因並剖析西洋「古典建築」形式背後所隱的深層意義。 西洋古典建築的本質 何謂西洋「古典建築」?針對此問題,1963年英國著名建築史學家薩慕森(John Summerson, 1904-1992)曾在英國廣播電台(BBC)以六場演講進行探討,之後並將講稿整理出版《建築的古典語言》。依循古羅馬軍事建築師維楚威斯(Pollio Vitruvius)在西元一世紀撰寫的《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所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