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宗教内涵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宗教内涵探究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宗教内涵探究摘要 凉山彝族的传统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凉山彝族文化的载体。本文选取凉山彝族的传统服饰作为研究对象,按地域、语言的不同将凉山彝族的传统服饰归纳为三大主要样式,分析了三大样式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并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方面剖析了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宗教内涵 关键词:凉山彝族 传统服饰 宗教内涵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北段,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东、西、南三面被金沙江环绕,北以大渡河为界,与内地汉族地区分割,形成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因此,凉山彝族的传统服饰在质地、款式、饰品、图纹方面均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并保留了较多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使其在彝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凉山彝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凉山彝族文化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凉山彝族人的宗教意识在其中得以充分体现。近几年来研究凉山彝族服饰的文章和论著国内已有不少,主要集中在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习俗、款式、服饰艺术和文化内涵上,而对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宗教内涵的研究却很少。本文将选取凉山彝族传统服饰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析凉山彝族传统服饰所包含的宗教内涵 一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分布及特征 凉山彝族人崇尚自然,其衣着古朴、大方。男女皆着右衽大襟衣,披披毡、察尔瓦,雨为蓑,夜为被,男子头顶蓄发,俗称“天菩萨”,视其为神的代表。缠黑头帕裹成尖锥状,斜插于帕端,俗称“英雄髻”。妇女戴头帕,育后戴帽或缠头帕。下装多着百褶裙。服饰色彩以黑、红、黄为基调,颜色浓烈而明快,感染力极强。总体而言,凉山彝族男子服饰凝重大方,女子服饰色彩丰富、图案精美。小孩子服饰明快活泼,青年服饰则鲜艳夺目,中老年服饰古朴而宽松。因语言、地域的不同,凉山彝族传统服饰大致可分为以诺、圣乍、所地三种主要样式,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 1 以诺式 “以诺式”流行于凉山州东、北部的美姑、雷波、峨边、马边、甘洛、昭觉等县的部分地区,该地区彝族人所讲的 “以诺”方言,俗称“大裤脚地区” 男子服饰:青年男子从小就喜欢留“天菩萨”,也就是在前额上方留一块二、三寸长的头发,这个地方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象征着男子的尊严,外人是绝对不能触摸的。他们喜欢缠头帕,并插“英雄髻”指向蓝天,据说他们的“英雄髻”的插法还有偏左偏右之分,偏左的代表曲涅家支的后裔,而偏右的则代表古侯家支的后裔。他们一般会在左耳戴上两三颗串成一串的蜜腊珠,胸前还要挂个麝香包。上衣穿无领、紧身、窄袖的大襟衣,衣服上喜欢绣月牙、窗格、火镰、牛眼等精美图案,下装则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大摆大裤脚,最宽可达170厘米,走起路来像着裙装 女子服饰:未婚女子喜戴头帕(即在头顶用发辫压住形似瓦片的多层青布头帕),婚后则只是增加头帕的层数,她们的头帕非常漂亮,上面都是用手工绣的精美花纹,其中花草图案最多。生育后的女子则将头帕换成荷叶帽,以示区别。女子喜欢戴银质领饰和莲花形的银质耳饰。年轻女子上衣以紧身、艳丽为美。下身着百褶裙,这百褶裙的一大亮点就是下摆宽大、裙长及地,走起路来雍容华贵。在裙上还挂着一个三角形的荷包,这荷包用于装针线或小饰品,胸前喜欢用纹样精美的竹制口弦盒或针盒为饰,内装铜、竹制作的口弦或针,这些佩饰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2 圣乍式 “圣乍式”流行于凉山州中西部的喜德、越西、冕宁、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盐边、石棉、泸定、甘洛、昭觉等县的部分地区。该地区彝族人所讲的“圣乍”方言,俗称“中裤脚地区” 男子服饰:该地区的男子有的喜插“英雄髻”,有的则缠青布头帕。男子上衣分外衣、内衣和坎肩三种,外衣是大襟右衽的,而且领子短。青年男子上衣以紧身、袖窄为美,衣襟、衣摆处会用有色布镶饰,而中年男子的上衣较为宽大,不饰边也不绣花在上面,以素为美。男子的裤脚较以诺地区的窄,宽约60-100厘米,不过看上去仍然像裙子 女子服饰:女子头戴挑花头帕,头帕为瓦片形,多为几层,头帕上绣有精美的挑花图案,该头帕相对于以诺地区的轻,而且薄,而生育后妇女和以诺地区一样也改戴荷叶帽。耳饰一般选两红中黄的大块蜜腊珠,下面留须,另外,生育后的妇女还戴珊瑚和银串珠。女子上衣袖窄,外罩坎肩,坎肩上绣了美丽的花纹,其中以鸡冠、窗格和火镰纹样为主,底襟饰蕨岌纹样。坎肩袖口及下摆镶有雪白的兔毛或羊毛,使整个服饰独具一格。百褶裙与以诺地区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配色更鲜艳,各层颜色的对比度更大一些。佩饰和以诺地区的基本一致,都喜欢在裙上挂一个三角形的荷包 3 所地式 “所地式”主要流行于凉山州南部的布拖、普格、金阳、宁南、会理、会东、德昌、西昌、昭觉、盐源、米易等县的部分地区。该地区彝族人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