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形式及讲述模式错位.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版形式及讲述模式错位

出版形式及讲述模式错位现实主义小说基本都采用情节驱动型故事讲述模式,它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小说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与之不同的是,伊丽莎白#8226;盖斯凯尔的《克兰福德镇》在情节上呈现出片段化和零散化状态。本文认为这是盖斯凯尔在文学艺术上有意识的自主选择,而不是批评界所说的由连载出版的形式被动决定。《克兰福德镇》连载出版形式和故事讲述模式之间存在着错位,它展示出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小说向现代主义小说过渡和进化初始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盖斯凯尔;《克兰福德镇》;连载;出版形式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121-04 陈礼珍(1981―),男,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与小说阐释、维多利亚文学。(浙江杭州 310036) 在文学史上,能够被英国主管意识形态的国家级文化机制正式经典化的女作家屈指可数,伊丽莎白#8226;盖斯凯尔就是近年来文学声誉日益高涨的现象级人物。她的名字在2010年9月25日被绘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角的花窗玻璃上,这证明西方学术界和文化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这位维多利亚时期女作家的文学地位进行重新评估的文化议程已经基本有了定论。盖斯凯尔最受欢迎、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克兰福德镇》,这部小说在她的写作生涯中具有界定性的意义,自1853年全书付梓到20世纪末,《克兰福德镇》已经发行了一百七十多个版本[1](P9)。几乎成了盖斯凯尔作品的代名词,她经常被称为“写《克兰福德镇》的盖斯凯尔”[2](P4)。难怪可拉尔#8226;兰斯伯里会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断言:“如果盖斯凯尔没有发表过《克兰福德镇》,她今天的地位会像萨克雷或者乔治#8226;艾略特那样牢固,她毫无疑问也可以跻身维多利亚时期主要小说家之列。”[3](P7) 和维多利亚时期的众多作家一样,盖斯凯尔有很多作品都是一边写作一边发表,实时连载在文学期刊杂志上。批评界在评述这部小说时都会注意到这部作品在话语层不同寻常的零散叙述形式,发现它在故事讲述模式上偏离小说常规之处,会着重指出《克兰福德镇》是连载小说,或者说盖斯凯尔在《克兰福德镇》的写作初期缺乏整体计划, 言下之意是这部作品结构上的松散与片段化的非典型性情节型叙事特点是由它出版时的连载形式(serialization)所决定。本文认为主流批评界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克兰福德镇》的连载出版形式并不是造成小说非常规故事讲述模式的原因,两者之间不仅并非因果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深层次的错位,这种状况源于盖斯凯尔在写作中自觉进行的故事讲述模式试验,它鲜活地记录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开始向现代主义小说进化的重要环节 一、连载出版形式与故事讲述模式 《克兰福德镇》最初于1851年12月13日到1853年5月21日之间分八期陆续连载在狄更斯主办的周刊《家常话》上,并于1853年6月修改后集结成书出版。它是一部描写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乡村生活的小说,其中有很多极具生活意趣的奇闻异事,或者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它们之间没有前因后果的必然联系,被叙述者玛丽#8226;史密斯按照自己的记忆,几乎以随机或者至多是观念联想的方式串到一起。全书篇幅不长,仅有十六章,故事框架非常简单,由一个名叫玛丽#8226;史密斯的年轻女性用同故事的第一人称形式叙述。她住在德拉姆堡,经常去克兰福德镇的朋友马蒂小姐家小住一段时间。克兰福德是个主要由中老年妇女组成的偏远而平静的小村镇,这一群大龄未婚女性和寡妇有着和外面世界不一样的生活准则,她们生活清贫,恪守着一些繁文缛节的陈旧观念,习惯于过分节俭的生活,却试图保持贵族生活的遗风。在她们这个小圈子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生活轶事。黛博拉和马蒂姐妹是书中常规意义上的主要人物角色,也是这个女人圈中道德意义上的领袖。黛博拉去世后,有一天,玛丽#8226;史密斯与马蒂翻阅她们家的旧信时发现马蒂姐妹居然还有一个离家出走多年未归的哥哥彼得。后来,马蒂投资的银行破产了,不得已开始靠卖茶叶维持生计,在克兰福德镇其他女性的暗中帮助和支持下重新开始生活。最后,流落海外多年的彼得回来了,克兰福德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克兰福德镇》没有统摄全局的主要情节,却有很多零散的小故事线条。这种特征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表现得尤其明显。由于故事讲述者意识的跳跃,故事线条经常被打断,甚至突然消失,然后在很久以后又突然再次出现。盖斯凯尔的这种故事讲述方法与维多利亚时期其他主流小说家的双重或多重情节结构的故事讲述方法有很大区别,《克兰福德镇》的情节推进模式是她进行的一项故事讲述模式试验,这种方法摒弃了传统意义上为统摄全篇的主要情节发展服务的目的论倾向,不以推动主要情节发展为叙事驱动力量,属于西蒙#8226;查特曼所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