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双音节词辨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双音节词辨析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430205) 徐斌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这是古今汉语语汇的一个显著区别。初学文言文的同学,常常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引起对文本的误读。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也成为各类考试中常设的试题,因此,我们要真正认识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并掌握一些辨析方法。 一、有些词在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但在古代汉语里却是两个单音节词,是两个不相关的单音节词碰巧连在了一起,只是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相同,释义上还是分开讲,区别很大。例如: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它的;实,果实。连起来译为:它的果实。)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交叉;通,通连,连接。连起来译为:互相通连。) 3、昨日入城市。(城,城市;市,做生意、做买卖。连起来译为:进城去做买卖。) 4、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地,土地;方,方圆。连起来译为:土地方圆……) 二、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也是一个词,但它的词义、色彩和现代汉语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把这些词当作现代汉语语汇来理解。例如: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行李,此句中指外交使节,指人;在现代汉语里则指出门时带的铺盖箱件等物) 2、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爪牙,在这里指武臣,没有贬义;现代汉语中则是专指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 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这句中意为“儿女亲家”;现代汉语里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在此句中指有节操志于功业的人;现代汉语里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三、古代汉语里有一种双音节词,叫“偏义复词”。它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可这样的偏义复词往往在现代汉语中有个“外形”相同的词语存在,而实际上古今的意义是不同的。例如: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这里只有“入”表示意义,“出”只作陪衬,偏指“入”。) 2、今公常从数骑,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缓急,这里指的是“急”,即紧急情况;“缓”字只作陪衬,没有意义。) 3、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这两个词偏指母、兄,“父”和“弟”只作陪衬。)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这里偏指“国”。) 四、文言文中的联绵词不能分开来理解。联绵词指的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前后两个字多数是双声(前后两个字声母相同)或叠韵(前后两个字韵母相同)的关系。联绵词的词义一般都保留到了现代汉语里,古今词义相同。例如: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极短的时间。) 3、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憔悴,黄瘦。) 4、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仓皇,匆忙。) 辨析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分两步走,一是“拆分”,二是“代入比较”。 首先把双音节词拆开,如果拆开后两个语素都讲不出什么意思,那考虑它是联绵词或者是古代的专用词语,其词义较为稳固,和现代汉语同义。 如果拆分开来两个语素都能讲出意思,就进入第二步“代入比较”,即将两个词的词义代入到句子里将整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把它在这个具体语境下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常用意义比较,来判断它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异同。例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是“当中”的意思,“间”是“夹杂”的意思,整句是“当中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现代汉语里的“中间”是“物体的中部”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此句“中间”与现代汉语“中间”词义不同。 在代入比较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句子的意思只说了一种情况,而其中双音节词两个语素说了两种情况,我们就要进一步考察这个词语中是哪一个语素符合句子的意思,再看另一个语素是不是只起陪衬作用。如果是,我们判定它是偏义复词,也不能按现代汉语的现存意义来解释。例如:孰与君少长?这句话是问项伯和您比,哪一个年长?一般问两个人的年纪只问谁年长,而“少长”一词却出现了“年少”“年长”两种情况,显然这个词只取“长”的意义,而“少”只起陪衬作用,是一个偏义复词。 至于文言文中那些有特殊意义的双音节词,如“行李”“爪牙”之类,我们就要靠多积累、勤比较,或探求词的起源来与现代汉语的词义区别开来了。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