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古汉语中“名作动”的一般用法
浙江省兰溪市永昌初中 翁海丰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充当句子的定语或宾语,不受副词的修饰,不带宾语,也不作谓语(除判断句外)。但是,在古汉语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它可以受副词的修饰,带宾语,甚至充当谓语。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这里,名词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已经变成动词了,这在古汉语中称为“词类活用”。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呢?笔者就文言文课文中的实例加以分析、归纳,对古汉语中“名作动”的一般特点作一介绍。
一、“之”、“我”等代词前面的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如:随目之(目:名作动,看)(《张良奇遇》)
因长跪履之(履:名作动,穿鞋子)(《张良奇遇》)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书:名作动,写)(《孙膑减灶》)
乃钻火烛之(烛:名作动,照)(《孙膑减灶》)
若毒之乎(毒:名作动,怨恨)(《捕蛇者说》)
名之者谁(名:名作动,取名)(《醉翁亭记》)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作动,用鞭子抽打)(《马说》)
父曰:“履我”(履:名作动,穿鞋子)(《张良奇遇》)
上述几个例句中的“之”、“我”都是代词,当他们与前面的名词连在一起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使其组成一个动词性短语。
二、副词或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不蔓不枝(蔓、枝:名作动,蔓延,分枝)(《爱莲说》)
彼不我恩(这句话即“彼不恩我”,恩:名作动,施予恩惠)(《童区寄传》)
不效则治臣之罪(效:名作动,奏效,完成)(《出师表》)
神弗福也(福:名作动,保佑,赐福)(《曹刿论战》)
用讫再火令药熔(火:名作动,用火烧)(《活版》)
不能名其一处(名:名作动,说出,指出)(《醉翁亭记》)
又安敢毒焉(毒:名作动,怨恨)(《捕蛇者说》)
寡人愿安承教(安:名作动,诚心诚意)(《孟子二则》)
上述例句中,“不”、“弗”、“再”为副词,“能”、“敢”、“愿”、为能愿动词,它们不能用来修饰名词,故例句中加点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两个名词(或名词与代词)连用时,如果它们不是并列、修饰关系,那么名词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活用为动词:
1、它们之间是主谓关系
如:妇抚儿乳(乳:名作动,喂奶)(《口技》)
故自号醉翁也(号:名作动,取别名)(《醉翁亭记》)
太守宴也(宴:名作动,设宴)(《醉翁亭记》)
上述例句根据语意,前后名词之间应构成主谓关系,所以,加点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它们之间是动宾关系
如:吾业是有年矣(业:名作动,做)(《卖柑者言》)
面山而居(面:名作动,面对,朝着)(《愚公移山》)
布囊其口(囊:名作动,塞住)(《童区记传》)
有一老夫衣褐(衣:名作动,穿着)(《张良奇遇》)
愿为市鞍马(市:名作动,买)(《木兰诗》)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病:名作动,害病)(《东施效颦》)
上述例句中,根据上下文意,两个词之间应是动宾关系,故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四、用“而”字连接的名词,如果前后不是并列关系,通常活用为动词
“而”,是个连词,经常用来连接名词与名词性短语,动词与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与形容词性短语,通常表示修饰,递进,转折,承接,并列等关系,当它用来连接名词时,除了表示并列关系外,通常活用为动词。
“而”前是动词或动词短语时,“而”后是名词时,这个名词通常活用为动词。
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名作动,向西进入)(《孙膑减灶》)
然得而腊之以为耳(腊:把肉晾干)(《捕蛇者说》)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下:名作动,沿江而下)(《为学》)
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黥:名作动,在脸上刺字)(《孙膑减灶》)
上述例句中,“而”前的“过”、“得”是动词,“欲买舟”,“断其两足”是动宾短语,“而”后的“西”、“腊”、“下”、“黥”这几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了。这样,使其前后语意流畅、顺承。
五、“所”字后面的名词,通常活用为动词
如:所宝以百数(宝:名作动,珍藏)(《斗牛图》)
若所市于人者(市:名作动,卖)(《卖柑者言》)
上述例句中,“所”、“宝”都是名词,句中活用为动词。
六、名词后面带介宾短语,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至于负者歌于途(歌:名作动,歌唱)(《醉翁亭记》)
若所市于人者(市:名作动,卖)(《卖柑者言》)
上述例句中,“于途“、”于人“在句中构成介宾关系,并且又在名词“歌”、“市”之后,所以,这两个名词应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不止上述几种,这里所列举的仅仅是初中文言课文中所接触到的几种情况。此外,名词还有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用法,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根据各类的语法特点,联系上下文去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词性的变化,正确理解词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到马来西亚旅游必备100句旅行马来语.doc
- 别让工作追着自己跑心得体会.doc
- 制定学前教师编制标准并且单列.doc
- 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工作程序.doc
- 劝好朋友不要把果皮随手乱丢.doc
- 加一笔变成新字.doc
- 办公室行为规未发行.doc
-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自我防腐拒变能力.doc
- 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合格人才.doc
- 加强自我修养培养人格力量.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