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中华神韵的陶瓷文化景区.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具中华神韵的陶瓷文化景区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对瓷都景德镇的肯定和赞誉。而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亦称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集中再现了瓷都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被人们誉为最具中华神韵的陶瓷文化景区。 历代瓷窑炼就千年瓷都,系列复烧彰显中华文明。 景德镇制瓷窑炉经历了从宋元时期的龙窑、馒头窑到明代的葫芦窑,再到清代的蛋形窑(镇窑)的发展历程,还有明清御窑厂的所谓青窑等等。历代窑炉以各自不同的型制特点和烧成技艺,烧制出了景德镇不同时代的陶瓷精品,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共同炼就了瓷都的千年辉煌。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清代镇窑,是景德镇清代蛋形窑的唯一遗存。1995年停烧后沉寂多年,2009年,古窑民俗博览区重新修复镇窑窑炉,10月份国际瓷博会期间,镇窑点火复烧,获得成功,荣获“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著名古陶瓷鉴赏家马未都两次到博览区,参加了点火和开窑仪式。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2010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将在6月12日—全国文化遗产日,举行清代镇窑复烧(第2窑)点火仪式暨明代葫芦窑挛窑开工仪式。10月19日景德镇国际瓷博会期间,举行清代镇窑(第3窑)复烧暨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届时明清两代瓷窑将穿越时空,同时燃起中华历史文化的圣火。 古窑民俗博览区还计划逐年复烧不同时代的龙窑、馒头窑等。系列复烧将以它独特的方式、壮观的场面彰显中华历史文明的神韵。 清代作坊聚集制瓷传人,国宝技艺堪称天下第一 古窑民俗博览区有清代制瓷作坊群和镇窑窑房,这里聚集了200多名传统制瓷的老艺人,他们在这里进行传统制瓷生产。 在古窑民俗博览区游客可以观看到传统制瓷技艺的现场演示,其中包括泥料淘洗、泥料炼制、码头揉泥、圆器拉坯、圆器印坯、圆器利坯、圆器挖足、圆器修模、晾坯晒坯、拣选青料、青料乳研、青花绘制、练灰配釉、蘸釉荡釉、浇釉吹釉、成坯运输、成坯装匣、砌窑補窑、松柴制备、镇窑满窑、投柴烧炼、镇窑开窑、红店彩绘、茭草包装等,还可以观看到各种制瓷原料、设备和工具。 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古窑民俗博览区的老艺人中有王炎生、陈圣发、余云山、余和柱、胡家旺、余恂铨、汪申芳、王华明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荣获金奖。 古窑民俗博览区展示的传统制瓷技艺,其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水平之高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人们观赏制瓷老艺人的现场操作,不禁会发出“巧夺天工”的赞叹,充分感受到中国优秀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传承的神韵。 唐英督陶攀登瓷业巅峰,镇窑复烧传承一七二八 清雍正六年为戊申年(公元1728年),八月,唐英奉圣命,带着内务府员外郎头衔,赴景德镇御窑厂,担任督陶官。十月,唐英抵景德镇厂署。自此,御窑厂建造事宜,均系唐英一人经营。唐英督陶达二十余年之久,系景德镇御窑厂建立以来,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著者。清代《景德镇陶录》载:“‘唐窑’,厂器也,内务府员外郎唐英督造者。”“唐窑”瓷器仿古、创新,器物之丰富,釉彩之齐全,技艺之精湛都是空前的。“厂窑至此,集大成矣”。“唐窑”那些脍炙人口的杰作,对中国和世界陶瓷都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许多经典瓷器成为历史珍品,收藏在世界各地。唐英另一方面的伟大成就是对传统制瓷工艺的记载和总结,《陶冶图说》是他闻名于世的杰作。 唐英精神、唐窑成就和唐窑制瓷技艺至今还活在古窑民俗博览区,正在得到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唐英督陶之始,即“唐窑”的诞辰。公元1728年10月唐英莅临景德镇督陶,承上启下,开创了一个中国传统陶瓷的新时代。古窑民俗博览区制瓷以“镇窑1728”为品牌,以镇窑烧制品为载体,向中外游客展示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成型,柴窑烧炼的特征,展示以“唐窑”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陶瓷的风采和神韵。 四大名瓷制成各式乐器,奇瓷神韵誉满神州全球 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粉彩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景德镇瓷器的特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利用四大传统瓷器的釉彩和品质特点,创制了各式瓷乐器,有瓷瓯、瓷编钟、瓷管钟、瓷磬、瓷鼓、瓷二胡、瓷中胡、瓷笛、瓷箫、瓷葫芦丝、瓷贝司等。古窑民俗博览区由20多名演员组成的瓷乐团使用这些瓷乐器可以演奏40多首中外名曲和地方色彩乐曲。 瓷乐团的演出受到中外游客的热烈欢迎,并多次接待党和国家的领导人。2001年,江泽民同志来博览区参观,听完瓷乐演奏后,兴致勃勃的走上舞台,用瓷笛吹奏了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时任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同志听完瓷乐后,欣然题词:“奇瓷神韵”。这不仅是对瓷乐演奏,而且是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旅游景观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