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历史的记忆——我与一本书的无数个故事 (2).docVIP

重拾历史的记忆——我与一本书的无数个故事 (2).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拾历史的记忆 ——我与一本书的无数个故事 谈起我与一本书的故事,在我的身上那真的是太多了。 记得自己小时候是比较喜欢文学的,像《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封神演义》这类小说便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的几本自己能够看到的除课本以外的书籍。有怎样特殊的年代,便有怎样文化的烙印,这些反映儿时的记忆,对于即将而立之年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无法抹去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化的印迹会变得越发清晰。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自己最喜欢看的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容斋随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剩下的就是金庸、古龙、卧龙生、柳残阳和梁羽生。自己常常会在睡梦中继续没有看完的情节,睡梦中的自己常常是一代武侠的形象,做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事,那样的梦是那个阶段快乐生活的真实写照。 记得刚上大学,专业选择了我,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我被专业选择了。在比较短暂的时光里,我被历史这门神奇的学科改变了,我突然间就像是着了古老的魔咒,被历史这门学科深深地吸引。我彻底抛弃了文学,认为那是浮夸的,没有底蕴的,坚定而又固执的认为只有历史才是厚重的,真实的和迷人的。也就是从这时候,才真真开始了我与一本书的故事。 曾记否,自己在逛书店的时候,偶尔间看上了一套《中国钱币收藏与鉴赏全书》(650元,上下册),但由于价格太过昂贵,而自己当时的生活费已所剩无几,欢喜无常之后,内心又是极度的失落,晚上无法睡眠,满脑子都是书在影子。在煎熬了一周以后,自己终于还是无法克制购买的欲望,只好向同学举债,一路上双手捧了回来,这时候真的有点心愿已了的感觉。 曾记否,在西方史学史的课堂上,为了坚持《西海固史》在写作过程中曾受到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的观点,和同学们在课堂之上进行了整整两个课时的思想争论,自己差点成了众矢之的。在双方意见僵持,不能彼此说服对方的情况下,自己只好拿起了笔,鼓足勇气向《西海固史》的作者徐兴亚先生写信讨教学问。徐先生给我回了信,这场发生在我们班级的小小论战就这样戛然而止了,显然我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曾记否,为了能够看一看《民国时期的宁夏省》这本书,自己整整苦寻了5年多的时间,最后从大陆彼岸的台湾网购了一本,现在正行进在回归母亲怀抱的行程中。 曾记否,自己曾无数次驻足于银川、固原等区内的旧书摊前,一转就是五个年头。喜欢经常逛书摊,喜欢掏书,喜欢收藏,这是我人生中一件永恒的快事。但在快乐的同时,往往也会发生遗憾的事情,这是万事万物不变的法则。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009年12月12日,和1936年的“双十二事变”一样,这同样是一个我永远都不会忘怀的日子。 和过去的无数个周末一样,这天早晨八九点钟我又如期来到了银川市北塔商业街。开始了目标的搜索,还真的有一本书吸引住了我那“色迷迷”的眼球。这是一本清样的手改稿,书名是《六十年革命生涯》,作者刘汉鼎,名字的上面还贴着作者本人的一张32寸的黑白照片,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和思考,作者究竟是谁呢,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呢,价值究竟几何呢?当时的感受简直就是如获至宝的感觉,心里嘀咕着“此宝”的价位,天特别的冷,想着买了书赶快走,就顺便喊了一声:“这是谁的书?”。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蒙着口罩的女人,说了声“这个老板不在,回家吃饭去了,得几个小时呢?”。一听此话,我就犯嘀咕了,老板不在这咋整呢,“你看三块钱,咋样?”我说了声。“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书,你出两三块钱,你还是等等老板来了再跟你说吧!”说了这声那女的便转身去了自个的书摊。天依然还是依旧的寒冷,吹着微微的北风,等了半天还是没有等到老板的出现。面对这样的境况只好拿着在别的书摊买的一些书打道回府,此时的打算是回家查一查心中的疑问,再来掏它。 到网上一查,此时才真正感觉到此书的价值所在。网上关于刘汉鼎及其著作只有一条记载,是一个叫秦文柱的人写的一篇《刘汉鼎二三事》。我没有仔细的看过这本书,但据此文章所反映的信息,我的直觉告诉我,作者在这本书中,一定记载了许多民国时期从事革命的事实。遍查网站,关于此书没有任何记载,多年的网上购书的经验告诉我,关于此书作者并没有公开出版过,这也许是作者生前唯一的著作。对于这样一份未出版的回忆录,对研究宁夏民国的历史甚至是周边地区的近现代史是弥足珍贵的。当我过了一周再次去找寻她的时候,她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了。也许这就是你我的宿命,人生中有无数的憾事,有些是可为的,有些却因为机缘巧合而变得不可为,此乃真憾事也!失去的已经失去,逝去的也已逝去,也许这份珍贵的手改稿在我有生之年还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哪怕是让我再看她一眼。 ?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