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硕士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硕士生培养工作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第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学科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二)硕士生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实践活动进行,重在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硕士生的科研能力,增强硕士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条 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吃苦耐劳,根据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科研实验,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动向,关注社会和生产实际的现状及其关键问题;
(三)积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第四条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
(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二)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生的知识结构、学术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据此制定出研究生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培养,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要作用,又要发挥教研室及其有关教师的集体培养作用。
(三)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并重的方式。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硕士研究生通过选题报告答辩方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
(四)研究生培养要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提高硕士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将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风教育贯穿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要加强教书育人的工作,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第五条 硕士生的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3年,鼓励优秀学生提前答辩。科学研究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为一年或一年半。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批准,可提前进行论文答辩。
第六条 对硕士生指导教师的规定
学术水平较高、科研经费充足、所承担的课题适合于做硕士论文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经资格审查通过后可以培养硕士生。在培养期间,硕士生导师连续出差或出国讲学、进修,所在系、室应及时落实指导教师外出期间的指导力量,凡离校时间达六个月以上者,均应由所在院(系)督促其办好交接手续。
第七条 硕士生指导教师的主要责任
(一)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选拔硕士生。
(二)根据自身的学术水平、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实际条件选拔硕士生,参与制定本学科(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负责指导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并督促检查其实施。
(三)组织、开设或指导硕士生学习有关课程,指导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检查科学研究进展情况,适时地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帮助解决科研中的困难,认真审核学位论文,切实把好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关。
(四)关注该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组织该学科相关领域的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组织相关会议与讨论,促进学科发展。
(五)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将科研有机地渗入教学,在教学中育人。
第二章 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第八条 培养方案是对硕士生进行培养工作和制定硕士生培养计划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对专门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具体化;是各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第九条 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了本学科研究的基本要求、研究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学位论文及其科学研究安排、校外调查及实习、教学实践、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等内容。
第十条 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体现国家对硕士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长。并注意结合社会形势、时代特征摸索、应用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方案由各院系所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三年修订一次,定期向研究生院报交本专业新的培养方案。
第十一条 培养计划是按照规定和要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针对每个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安排,培养计划对学习项目、所占时间、达到的要求、指导方式、考试方式以及学位论文工作等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二条 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了解研究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在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