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论文.doc
论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论文
经济是战争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国防,也不可能打赢现代战争。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现代战争。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中日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还不如说是两国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的较量。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经济上都与日本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虎视眈眈已久,中国绝不可能等到自己的经济发达了再与日本对抗,而必须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做出自己的回应。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华北事变..毕业,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步步升级。中国人民一致呼吁和强烈要求抵抗日本侵略,一直把“剿共”作为第一要务的国民党政府在第五次围剿结束,其“心腹之患”可以说暂时去除之后,开始比较积极地就抵抗日本侵略做了诸多方面的准备,经济方面的准备则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就其准备的力度而言还很不充分,许多工作只能说是刚刚展开,但我们应该肯定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对于迟滞日本侵华步伐、抵抗日本侵华战争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 华北事变以来的局势
九一八事变发生,国民政府一心一意希望国联主持正义,制裁日本,但当时英美各国从没有主张用武力制裁日本,国联本身对日本形不成多大的压力。九一八之后,日本不断没有以占领东三省就满足,而反加快它的侵略步伐,1932年1月28日,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把战火引到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核心长江中下游地区。十九路军顽强抵抗,粉碎了日军企图在四小时内占领闸北的梦想。也恢复了中国军队能够抗拒日本军队的信心。1932年,日本关东军又向热河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1932年7月,关东军从锦州向热河进攻。8月,占领南岭。国民政府外交部致电国联要求国联制止日军侵占热河。国内的广大民众已认识到中日问题决无和平解决的希望,要求国民政府平息内争,一致对外。但是当时国民政府内有蒋汪矛盾,外有共产党在湘、鄂、赣、豫的迅速发展,不可能调集精锐部队对日抗战。1933年1 月,日本就占领了山海关,2月占领了朝阳,并进一步进攻由山海关至察哈尔省东部城沿线的各军事要口,深入冀东,包围平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但由于国民政府的消极抵抗,1933年3月,热河沦陷。国民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中国军队被迫撤退到发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南、以西地区。包括热河在内的整个东北四省都为日本人所占领。冀东、平东地区成为所谓的缓冲区。《塘沽协定》签订之后,
二、国民政府的重化工业建设,奠定了抗战时期国防工业的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工业化程度非常低。据统计,三十年代中期,中国近代工矿业的产值为20.76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10%左右,与日本相比,差距很大。1933年,我国的钢产量为3万吨,而日本为309.7万吨;我国的生铁产量为3.5万吨,而日本为203.1万吨;我国的煤产量为998.3万吨,而日本为3000万吨。全国范围内符合工厂登记法规定的标准即使用机器、雇工30人以上、资本一万元以上工厂仅有3935家,工人45万,而日本有106005家,工人293.7万人。特别是关系国防的重化工业,基础更差,重工业部门占工厂总数的16%,资本总额的4.4%,工人总数的7.3%。我国每年所需的机器,平均有76%依靠进口,车辆船舶83%依靠进口,钢铁95%依靠进口。化学、光学仪器、石油等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工业不仅不发达,有些甚至是空白,比如制造水雷的硫酸、硝酸等化工原料的生产明显不足,制造火炮的特种钢材和制造枪炮壳的铜材以及光学仪器、通讯设备的生产几乎为零。
为了满足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必须加强以国防工业为核心的重化工业建设,加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抗战奠定经济基础。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徐庭瑶等代表说:“国家如无重工业,更不可以言国防。” (6)1935年6月,在国民党中执委员会上,王祺、付汝霖等四位委员提出了《关于集中全力从事于国防重工业建设》一案,提出要确立国防工业建设五年计划,选定国防工业区域,筹款贷款,集中力量建设国防之设施。冯玉祥提出:“钢铁、机械、煤油、飞机、汽车等重工业,实为经济建设之根本,国防设备之基础,此而不备,无论军事经济永无独立之时。……应请大会,确定原则,积极开发资源,从事兴办,其有为政府财力所不及者,则尽量运用人民经济才力,及筹借外资,积极举办。”(7)
在日本的战争威胁之下,在全国人民的一致呼吁之下,国民政府也不可能无动于衷。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国防设计委员会。国防设计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一、拟制全国国防之具体方案;二,计画以国防为中心之建设事业;三、筹拟关于国防之临时处置。”(8)国防设计委员会分成七个组,在1932年底-1934年,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所拟定的每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