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4 冀教版概要1.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4 冀教版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4 冀教版概要1

三 味 书 屋 这是鲁迅上学的私塾 三 味 书 屋 这是鲁迅当初上学时的座位 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 三味书屋环境 点拨: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 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 入学礼节 教书先生 教学内容 同窗学友 文章中怎样写先生? 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 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 三是不太束缚学生。 深入探讨 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 2.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 1 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 2 折腊梅花 3 寻蝉蜕 4 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3.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4.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3) 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进取心。今天,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变了,我们的思想行为也应当为之一变。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小结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 根据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导入课文 *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 我们学习《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了解 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喊》、散文《朝花夕拾》、诗歌《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1、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 4、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 鲁迅名言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 意思是: 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 取,晚年了,回忆起 少年时代的事。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部分景物 图片 以空间变化和时间顺序为顺序安排材料 过渡 承上启下 (9) 百草园的生活(1—8) 三味书屋的生活(10—尾) 课文第一段似乎没啥精彩内容,能否不写? 不能。此段紧扣题目,点明百草园的位置和来龙去脉,突出“我的乐园”。 不矛盾。“确凿”是写作此文时,作者用成人的眼光断定的。“似乎”是因为时隔七八年了,对“确凿”断定又有些模糊。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