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城市布局.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构城市布局

重構城市佈局 副都市中心發展策略 與 全國高鐵香港段規劃 公共專業聯盟 2008年3月 研究報告 重構城市佈局 副都市中心發展策略 與 全國高鐵香港段規劃 目錄 行政摘要2 Executive Summary 10 I. 前言 22 II. 歷史回顧─全港發展策略╱都會計劃 25 III. 又集中又傾斜─全港中短期的發展格局 27 IV. 局部服從整體─新界北的困景與前路 29 V. 似新還舊─新發展區36 VI. 長短兼顧─全國高速鐵路鐵路的規劃與車站選址39 VI I. 綜合平衡─新界副都市中心發展策略 45 VIII. 天時地利─錦上路副都市中心 50 IX. 結論及建議 57 1 行政摘要 1. 進入特區新時代,理應有新思維新建樹,換了新行政長官,更 應有新願景新視野。可是,去年 10 月發表《施政報告》提出的十大 建設,規模雖然宏大,卻未能兼顧地區發展及本港整體發展的需要, 也未能洞悉本港長遠發展趨勢而早作籌謀。本智庫建議調整全港發展 策略,從新規劃經濟增長點(點)、人流資金流(線)、區域發展(面) 的空間佈局,從而為本港整體及長遠發展創造新局面。 I. 改變以維多利亞港為發展重心的舊格局 舊發展格局 2. 從發展規劃的角度而言,特區政府仍未能擺脫港英政府晚期把 發展重心放在維港兩岸都會核心的發展策略,隨著機場核心工程逐步 完成,這種趨勢愈形明顯,形成都會核心不斷膨脹,及朝著高密度發 展的空間格局。十大建設中,西九文娛藝術區及啟德發展計劃位於都 會核心,港鐵南港島線、港鐵西港島線(東段)、沙中線、廣深港高 速鐵路等四項交通基建均是由都會核心放射出去,導引更多人流進入 都會核心,進一步加大都會核心的發展壓力。然而,作為本港長遠發 展策略的「香港 2030 規劃遠景及策略」所建議的「最可取的發展方 案」,仍把中短期的發展重點集中在都會核心,都會核心仍會是本港 經濟重心所在,再加上新增甲級寫字樓用地仍集中在維港兩岸,貴重 物業發展仍集中在這個地區,所以「集中發展」模式是實的,而沒有 經濟基礎作為後盾的「分散發展」模式是虛的。這個發展策略只會使 全港發展失衡的局面愈形惡化。另一方面,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 報告》已明確表示要「降低發展密度」,特區政府更會為新一年的勾 地表內的土地加入發展參數及降低發展密度,都會核心可供發展的土 地及可提供的樓面面積自然會相應減少,維港兩岸的土地將不能滿足 本港的長遠發展需要,地價/ 租金持續上升,不利中小企和普羅市民 。 工作人口住所與工作地點錯配的嚴重程度 ,可以從屯門、元朗及北區 工作人口需跨區工作的比例高達六成,而前赴香港島及九龍工作也有 三成之多 。因此 ,以維多利亞港為發展重心的策略是不可持續的,特 區政府應盡早開展全港發展策略檢討,在都會核心以外尋求新增長 區。 2 新界北居民的困景與無奈 3. 全港發展失衡的另一個表徵,是新界北元朗、屯門及北區社會經 濟問題叢生。新界北的發展長期受到漠視,主要扮演安置新增人口的 角色,居民多來自其他社區甚至是內地移民,他們社經教育條件較 差,間接造就了弱勢社區的出現。這些新市鎮缺乏足夠的就業機會, 加上交通費用昂貴等因素,使區內弱勢社群難以翻身,形成惡性循 環。特區政府對鄉郊土地利用缺乏嚴格管理,則加速了當地環境及景 觀的破壞。故此,新界發展策略是提上議事日程的時候了,更何況在 粵港澳合作的最新形勢下,新界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需要重新 考慮定位問題。規劃除了與就業發展配合不足 、與經濟發展政策亦配 合不足 。 無經濟基礎的新發展區 4. 按照政府的規劃,北區的古洞北、粉嶺北和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