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楼重点讲义
《三国演义》开篇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东汉(25年 — 220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 汉武帝: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鼎盛 汉初的统治 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方法。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包括西汉(公元前202年 — 公元8年)和东汉(25年 — 220年)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 政治上的稳定与发展问题 想一想 ?俗话说:“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刘邦获得天下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什么? 西周 秦朝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西汉 政治篇 人们一般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历史给汉高祖提供了哪些巩固刘家天下的经验呢? 积极影响: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巩固统治,刘邦大量分封王侯。他们在王国内各自为政,用自己的年号,颁布法律,任免官吏,权力很大。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2498片,金线1100克) 王国诸侯的奢侈生活 政治篇 消极影响: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治安策》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等七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景帝在位时,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刘濞 景帝被迫处死晁错,继而派兵三个月平定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影响:西汉诸侯王势力被大大地削弱。 周亚夫 那么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汉武帝 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 抗命 ,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主父偃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中央统辖的郡 中央统辖的郡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候,新封的候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刘邦封王 七国之乱 景帝平乱 加强控制 武帝推恩 解除威胁 中央 诸侯 诸侯 中央 诸侯 诸侯 政治篇 “推恩令”的巧妙之处在哪里? 比较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局势和“推恩令”颁布后的结果,说说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削平封国的势力? 十年磨一剑,三载不窥园 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而且对此心存感激。 政治篇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表 皇帝 司隶校尉 (中央)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地方 地方 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 定期巡视,负责监视所属郡国主要官员的行为,年底汇报皇帝。 政治篇 汉初,币制混乱,各种铜币大小、轻重、成色很不一致。民间私铸行为严重。武帝时开始铸造一种标准铜币,因其实际重量和币面值重量一致,都是五铢,故称之为五铢钱。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七百多年。 经济 盐铁专营:极大地增加了中央收入。 桑弘羊 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无为而治 无为才能无不为。 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皇帝权威体现上天意志(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权力要集中到皇帝手中,必须实行思想上的大一统,保证皇帝权威与朝廷政令的推行。 禁绝与孔子思想不相符的各家学说,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上设立官学。 儒家思想 观点 举措 董仲舒 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 原因 政治大统一的需要 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 汉代讲学图 儒家经典五经 汉武帝时建的太学礼堂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太学 汉代讲学图 五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