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接科学与社会——从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看地理学的发展态势.pdf
第71 卷第10期 地 理 学 报 Vol.71, No.10
2016 年10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October, 2016
连接科学与社会
——从第33 届国际地理大会看地理学的发展态势
1 1, 2 2
武旭同 ,傅伯杰 ,王帅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摘要:本文介绍了第33 届国际地理大会的会议概况和主要议题,从会议论题中总结当前国际
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与发展态势。当前国际地理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主要有:未来地球研
究,陆地表层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影
响、响应与适应,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
析,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与决策制定,地理学与多元文化等。地理学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
地系统的综合研究、自然—社会系统的耦合研究及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与突破。中国地理
学应关注当前国际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实现系统的综合和耦合,引领地理科学的
发展。
关键词:国际地理大会;地理学;地理学发展
DOI: 10.11821/dlxb201610014
第33 届国际地理大会于2016 年8 月21-25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国际地
理大会自1871年创办以来首次来到中国,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国际地理大会,
彰显了中国地理学快速提升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以及取得的瞩目成就和国际认可。
1 大会概况与主题
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 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届大会。大会共
设立了262 个分会场,其中主题分会场44 个、国际地理联合会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GU )所属委员会议分会场156个、专题论坛分会场26 个、特别会议分会场16
个;还在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地举办了7 场会前会议。大会安排交流场次近500
个,共有3800 余人次进行了学术展示,其中口头报告2600 余人,墙报展示1200余人。
此外,还召开了IGU 代表大会和IGU 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
本届大会以 “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 (Shaping Our Harmonious Worlds)”为主题,
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旨在通过地理学领域各个方面的
探讨,充分展示国际地理学近年来取得的成果,促进各国地理学家的交流,推动未来更
长时间地理学界的合作和发展,实现地理学研究科学前沿与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
收稿日期:2016-09-20; 修订日期:2016-1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Foundatio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Project of NSFC-CAS]
作者简介:武旭同(1994-), 男, 博士生, 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E-mail: wuxutong@pku.edu.cn
通讯作者:傅伯杰(1958-), 男, 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S110001618M), 主要从事
自然地理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E-mail: bfu@rcees.ac.cn
1849-1855 页
1850 地 理 学 报 71 卷
2 大会学术报告
2.1 特邀报告
大会共邀请10名国际知名学者作了9 场大会特邀学术报告,报告主题分别是 “地理
科学与未来地球:研究解决方案,从地方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