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下列人物又是谁?他们与儒家思想有什么关系?儒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 练习 1. 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①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 ②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 ③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④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问题:“The river carries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见与中国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从此,教育被儒家垄断。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表 现 思想 政治 教育 汉 代 教 育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 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 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 (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 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评价 积极 消极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含有唯心主义的成分 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 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小结: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著作:《春秋繁露》 主要贡献: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罢黜百家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 扭转内外轻驰的局势十分有利,深 受汉武帝赏识.汉武帝接受并付诸 实施。 * * *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商鞅 庄子 孟子 韩非 法家 道家 老子 墨子 墨家 荀子 孔子 代表 儒家 主 张 学派 “仁”与“礼”、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等 “仁政”、“民贵君轻” “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 兼爱 、非攻、尚贤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汉武帝 董仲舒 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一、从“无为”到“有为” 1、儒家思想经历 2、汉初的“无为” 3、从“无为”到“有为”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中国的学术思想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1、儒家思想经历 儒 学 的 发 展 百家争鸣 孔子 孟子 荀子 创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80°剥离力测试规范.doc VIP
-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通用法律知识考试单选题.docx VIP
- PP料 MSDS 物质安全表.pdf VIP
- 2025下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pdf VIP
- 2025至2030全屋定制家具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VIP
- 福建省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竞赛知识题库及答案(1692题).docx VIP
- 变电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道闸维修合同协议.docx VIP
- 16MR607 城市道路─节能环保型聚氯乙烯市政护栏.docx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