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4(溶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化4(溶液)

§4.2 多组分系统组成表示法 二、常用浓度表示法之间的关系 2. CB 与 xB 关系: 3. 同 的关系: 一、偏摩尔量的定义 2. 物理意义 4. 注意问题 二、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三、偏摩尔量的求法(以偏摩尔体积为例) 2.图解法:以 作图求斜率即可。 §4.4 化学势 二、过程自发性化学势判据 三、有关化学势公式 四、化学势应用 §4.5 气体物质的化学势 三、理想溶液通性 作业: 1,2,3,5,6,10, 18,20,23,25,26。 5. 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 在定温定压下,当理想溶液达到气液平衡时 亨利定律 当 拉乌尔定律 没有区别 §4.8 稀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 一、稀溶液的定义 在一定T、p下,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溶液。 二、溶剂的化学势: 三、溶质的化学势 1.用 表示 与 不同, 而是一假想态。 并不真实存在, 2.用 表示 是 仍然服从亨利定律的规 定浓度化学势。可能是真实的状态,也可能不是真实 的状态。 3.用 表示 是c= 时的化学势。 可以是 ,也 可以是其它规定浓度。可能是真实的状态,也可能不是 真实的状态 。 §4.9 稀溶液的依数性 1. 蒸气压下降 蒸气压下降是产生其它依数性的基础。 将不挥发性溶质溶于某溶剂时,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在溶液和溶剂之间产生渗透压。对稀溶液来说,其数值仅与溶剂的本性及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故称为“依数性”。 蒸气压下降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的关系。 T p 2. 凝固点下降(固体为纯溶剂) 凝固点:固态纯溶剂和溶液成平衡时的温度(溶剂和溶质不生成固溶体)。在凝固点,固态纯溶剂和溶液蒸气压相等。Tf* 、Tf、ΔTf= Tf*- Tf。当固液两相平衡时,有: 在1、xA间积分 此式为理想溶液凝固点公式。对稀溶液(xB 0.01),xB很小,可近似为 定义 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值与溶质的物质的量分数成正比。 若 应用:求MB 注意事项: (1)上式只适用于稀溶液。 (2)固体为纯溶剂。 (3) Kf求法 因 ,所以以 对 作图 ,外推 的极限值。 (4)若固体为固溶体* 3. 沸点升高 沸点是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的温度。对不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其蒸气压总是比纯溶剂的低,当外压为p ?时,纯溶剂沸点为Tb*,溶液的沸点为Tb, 其公式推导类似。 沸点升高为 若B挥发* 4. 渗透压 (1)概念 许多人造的或天然的膜,对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称为半透膜。如,亚铁氰化铜膜,只允许糖水中的水通过。动物膜(膀胱、肠衣等)及植物表皮,也只是水能通过,而高分子溶质或胶体溶质却不能通过。 设在一恒温U型管中,用半透膜将溶剂和溶液隔开,半透膜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溶质分子不能通过。由于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小于纯溶剂的,溶剂分子可自动地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这种现象称“渗透”。渗透是自发的,要制止渗透发生,则必须增大溶液的压力,使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上升,发生反渗透。当达到渗透平衡时,溶液的压力与纯溶剂压力之差,称为“渗透压”。 U型管平衡: 溶剂A 溶质B 渗透 反渗透 (2)产生原因 : 纯溶剂侧 : 溶液侧 : (3)渗透压的计算: 由于 ,所以,渗透是自发的。 渗透平衡是由于溶液侧压力增大,使其化学势上升。 低浓度时 由此可见,稀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测定渗透压,可求溶质的摩尔质量,由上式得 在溶液几种依数性中,以渗透压最为灵敏。但问题是能不能制备出真正的半透膜?对一般的溶质,是很难的!因此,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通常用凝固点降低法。但对高分子溶质,溶质和溶剂分子大小相差悬殊,制备真正的半透膜并不困难。因此,渗透压法常用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制备水果罐头,糖水的要和水果的相当,等等。 渗透压给人们带祸,也带福,人们要科学的对待,如,可用反渗透技术淡化海水、处理工业污水等。 渗透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如: 向人体输液,使π必须和人体细胞的相当,否则,细胞不是枯萎,就是胀破; 淡水鱼不能在咸水中生存,咸水鱼不能在淡水 中生存; 2.多组分系统过程自发性的化学势判据 不同条件下过程自发性的判据分别为 定S定V下 dUS,V ≤0 定S定p下 dHS,p ≤0 定T定p下 dGT,p ≤0 定T定V下 dAT,V ≤0 < 0 自发 = 0 达到平衡 > 0 非自发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