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重点讲义
煤矿防治水基本常识
防治水中心
二〇一年
一、矿井水害类型
矿井水害类型按水源可分为:地表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老空水;按过水通道可分为:断层水、裂隙水、陷落柱水、钻孔水;按煤层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水、底板水,按地下水性质可分为潜水、承压水。
1、老空水水害:老空水是年代久远已关闭或废弃老窑积水、相邻矿井采空区积水,本矿采空区积水的总称。这种积水水体的特点是:水体压力传递迅速,流动与地表水流相同。矿井采掘工程活动一旦接近或破坏了老空区积水水体,水就会突然涌出,发生通常所说的“透水”事故。据统计老空透水事故占矿井水害事故的80%,是矿井的第一大水害。
2、岩溶水水害:矿井可采煤层上、下地层为可溶岩(石灰岩)时,在地质历史时期,可溶岩在大气降水的作用下,岩石与水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形成溶洞、地下暗河和岩溶陷落柱。因此可溶岩地层是岩溶含水层。当我们的采掘活动与这些溶洞、地下暗河和岩溶陷落柱沟通时,往往会造成重特大的矿井水害突水事故。岩溶水是矿井开采的第二大水害。
3、地表水水害: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坑塘、池沼、泉水和泥石),通过井口、岩溶陷落柱、地面塌陷坑、断层破碎带、封孔不良的旧钻孔等过水通道迅速灌入井下,发生矿井溃水事故,造成矿井水害。
4、断层水水害:断层破碎带本身储水,同时导水,如果断层破碎带与老空水、地表水体、煤层顶、底板强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在断层破碎带进行采掘活动时容易引起突水水害事故。
5、钻孔水水害:钻孔本身储水不多,但它是井田范围内的一个过水通道,在地质勘探时期,井田范围内如果存在封闭不良的钻孔,并且钻孔穿过含水层或地表水体地下水体时钻孔作为过水通道就起到了含水层或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的连接作用。所以采掘过程中一但揭穿钻孔,就会发生矿井水害事故。
6、孔隙水水害: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流沙水或泥沙等,有时为地表水补给。通过采空冒落带、地面塌陷坑、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含水层裂隙或封孔不良的旧钻孔导水进入矿井造成的水害。
7、裂隙水水害:一般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不强,很少造成矿井重特大水害事故,但当煤层的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到与强含水层沟通的情况下,就会诱发煤层顶板含水层及地下富水带的水突然导入采掘工作面,造成淹没工作面,产生矿井水害事故。
8、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水害:在开采的煤系地层中的基底沉积了巨厚的碳酸盐岩岩溶充水含水层时,当煤层的底板相对隔水层厚度或阻水岩层的岩性达不到一定的厚度或强度的时候,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延深,采掘工作面矿压作用于煤层底板的强度和煤层底板影响破坏的深度发生变化,当采掘活动超过了底板岩层或阻水岩层的强度时,由于底板下充水含水层的水头压力越来越大,就会发生底鼓、底裂,冲垮底板发生突水,造成水害。
二、透水事故的预兆
(一)一般预兆
1、挂汗。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4、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但应注意,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的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反而升高。
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6、顶板淋水加大。出现渗水或压力水流(或称水线)现象。这表明离水源已较近。
7、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水(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属于透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情况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确定发生底鼓的原因。如果证实是由水压造成的,应迅速采取处理措施。
8、水色发浑,有臭味。
9、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10、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二)特别预兆
煤矿井下有时会发生各种不同的突水现象,突水有大有小,情况各有不同。一旦遇有不正常出水现象,我们就应当注意它的特点,以便分析判断水源,尽早采取措施。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油知识-石油钻井.ppt
- 石钟山记LLL.pptx
- 石油工程概论2012.ppt
- 矿大两学辅导平台全部题目及答案.docx
- 石油化工加热炉教程.pptx
- 煤矿主提升绞车选型设计.doc
- 煤田测井资料解释介绍.ppt
- 煤矿井下事故应急演练.doc
- 煤矿事故案例汇编.ppt
- 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2011.7.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