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师范大学 期末 中国地理材料 自用
中国地理
期末总复习
张鹤如 中国地理
绪 论
一、课程特点:
区域性和综合性
1、区域性:区域具有一定水平边界的地区。
2、综合性:即自然要素的内在联系及综合效应。各自然要素之间通过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和交换(自然地理过程)把自然界联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1、中国区域内人地关系研究。
2、以中国自然结构为基础,开展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的综合研究。
(二)现代地理系统理论对自然地理学的推动作用
1、使传统的研究自然地理现象简单的因果关系进入到复杂的地理系统结构。
2、从原来研究静态要素相互关系进入到分析动态结构。
3、研究手段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进入到定量的模式建立。
(三)研究内容
1.研究中国区域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关系;
2.研究区域中各组成要素的空间结构关系;
3.研究这个区域中能量与物质转换的形式和动态过程;
4.建立相应结构模式来预测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
三、教学目的:
1、认识中国地理环境结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空间分异规律(区域性)
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初步掌握研究区域自然地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地理教学和科研打基础
第一章 区位和疆界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疆域
一、地理位置Q1:分析中国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一)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及地理意义:
最北端:漠河附近黑龙江江心,北纬53°31′;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3°51′,南北跨度5500多公里
(1)形成不同温度带:从南到北,热量差异得到充分反映,形成不同的温度带,造成植被、土壤的纬向地带性分布。
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
(2)冬季南热北寒,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越北半昼越长,但是太阳高度角越小;越靠近南部,昼越短,但是太阳高度角较大,就产生了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的现象。夏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我国疆域面积广大,在北回归线的南北两侧皆有分布,因此,夏季,南北温差小。
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越北半昼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越靠近南部,昼较长,但是太阳高度角较大,就产生了冬季南热北寒,南北温差大的现象。
2、经度位置:
最西端:东经73°22′,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部;最东端:东经135°03′,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南。东西时差在4小时以上。
(二)海陆位置
1、海陆位置: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
2、地理意义:
(1)季风气候显著:由于海陆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下垫面的尖锐对比,使得东亚近地面大气环流的行星风系被破坏,产生了全球最典型、规模最大的季风环流;使得我国中低纬度地区才没有出现像世界同纬度地区那样常年在副高控制下的沙漠,而成为我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2)干湿度带性差异显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水分差异得到充分反映,形成了不同的干湿地区;由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的水平变化,使得自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干湿度带性差异颇为显著。
(3)大陆性气候有所表现:我国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海洋影响微弱,大陆性气候强;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夏温偏高,冬温偏低。
二、疆域:
(一)陆地面积:960×104km2
(二)疆界: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4个,自东北起依次国家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三)海区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概念: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二)土地资源属性(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
(1)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具有自然生产能力
(2)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更新性
(3)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局限性
(4)土地资源的时间的变化性
(5)土地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6)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
(7)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Q2: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分析如何实现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二)山地多,平地少
(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保住18亿亩耕地这条底线,节约集约用地)
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
(一)耕地资源
1、耕地数量:2、耕地质量:3、耕地限制类型:
(二)后备耕地资源
1、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2、后备耕地资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区精神障碍.ppt
- 版本发布回退方案.docx
-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ppt
- 社保配套规定下的用工模式.ppt
- 社团十周年最终版策划书.doc
- 社工考试题附答案十.docx
- 社工工作法--动机晤谈法.ppt
- 祁阳县2017年中考第二次思想品德历史综合模拟考试卷.doc
- 社区生活的安全.ppt
- 神一样的对手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最近下载
-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控制器工艺流程图.doc VIP
- 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概论编写组05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 《乡村旅游规划与实践》课件——项目七 乡村旅游商品开发与设计.pptx VIP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测试题.pdf VIP
- 《分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doc VIP
- 《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PPT教学课件(全).pptx VIP
- 小学科学实验课学生合作学习策略与互动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测绘工程管理与法律法规 测绘违法案例60讲 5测绘违法案例五.ppt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计划书【模板】.pdf
- 政治学05 政党与政党制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