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与《史记》《史记》代表古代历史散文最高成就,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是西汉散文前期向后期转变时出现的,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和后期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前期历史反思的余绪,又有后期沟通天地人的尝试。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动机:继承父亲一方面继承古代史学传统,同时也弘扬有汉一代的辉煌的目的,把修史看作是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太史公自序》),给西汉及前代历史作总结,颂扬圣君贤臣的德行功绩,是润色鸿业的自觉行动;经历李陵祸后,把修史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多感慨。
第二节 《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体制。
(一)《报任安书》中说修史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创立纪传体通史。
(三)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相互配合,构成整体。
1、12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3000年的兴衰沿革;
2、10表、8书作为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
3、30世家围绕本纪展开,“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太史公自序》)。
4、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使叙事范围更广,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图。
5、本纪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终始;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是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二、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
(一)编排人物上尊重历史,又合乎逻辑。
1、分类。(举例)惠帝、吕后
2、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兼顾各传记之间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造成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有分传,有合传。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编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
(1)合传都是以类相从,把类型相同的人物放在一起,如《游侠列传》等,通过叙述某一类型人物的所作所为,描绘出特定领域的总体风貌。
(2)合传中有时叙事手法高超,天衣无缝。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叙事追根溯源,揭示出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1、重视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
2、往往误入宿命论的歧途。
3、反复强调对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使各篇都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三)叙事。
1、有详略之分,一般详写事情发展的起因,而略写结果,如《李斯列传》。
2、多写对人物活动有原始动因性质的生活琐事,和主线相关的事件都是详写的对象,如《商君列传》以任法为线索。
3、驾驭材料,如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成功运用顺叙、倒叙、正叙、侧叙等手法。
4、场面描写,如写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不同场面有不同的气氛,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传达出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及自己的感受。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是《史记》一书的厚重之处。
第三节 《史记》的人物刻画
一、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覆盖面广。对些在历史上虽有卓越表现、但因无人奖掖而难以扬名的布衣平民怀有同情,在按照惯例为帝王将相立传的同时,把下层人物写入书中,其中包括刺客、游侠、商人、方士等,所收人物广泛,且栩栩如生。
二、共性与个性的展现。不同类型人物迥然有别,同一类型人物形象也不雷同。
三、渲染对象的基本特征,使人物个性突出,如《万石张叔列传》。
四、充分注意到人物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方面因素,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对形成人物个性特征的原因有或明或暗的显示。使《史记》中人物的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
五、人物具有许多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共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恩图报,以德报德。百倍、千倍地报偿恩人,以示不忘本、不负人。
(二)以牙还牙,以怨报怨。
(三)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四)富贵还乡是人物共同的理想和追求。项羽:“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本纪》)
六、有许多人物所做事情相近,但是怎样去做,却各人有各人的方式。人物的共性寓于鲜明的个性之中,二者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七、采用多维透视方法,笔下人物显露多方面性格特征,一方面能把握基本特征,同时对其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充分重视,如项羽。
八、有的在一篇传记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几个侧面,有的则采用旁见侧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
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
一、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叙事写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绝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