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化学纤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化学纤维

第3章 化学纤维 1. 化学纤维的发展过程 化学纤维的问世,结束了人类几千年来只将天然纤维作为唯一纺织原料的历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持续发展的原料 特点:性能可以人为改变和控制→不同性能的纤维。 在民用、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及尖端科学领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途。 人工制丝技术 蚕丝是自然界唯一可供利用的长丝,而且形成独具一格——由液体状变成固体状。 早在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广西某县枫树上有“食叶之虫”称做“丝虫”,它的外形“似蚕而呈赤黑色”,每当五月(农历)间“虫腹如蚕之熟”,当地人就捉回用醋浸渍,然后剖开虫腹取出丝素,在醋中牵引成丝,一虫可得丝长6-7尺,这种从野蚕身上抽丝的方法,堪称是人类人工制丝技术最早的事实。 第一个人工制造的纤维—— 硝酸酯纤维 通过对比测定了蚕丝和桑叶的组成: 桑叶——C 、H 、O 蚕丝——C 、H 、O ,N 方法:硝酸处理纤维素 1884 年,法国,很快便停产:易燃烧,成本贵,纺用价值低。 第一个大规模商用化学纤维——粘胶纤维 1891 年在英国有人将纤维素黄酸酯溶于稀碱中制成很粘的液体纺丝,因其很粘,故称为粘胶,制成的纤维称为粘胶纤维。 在1905 年,发明三组分凝固浴,实现工业化生产。 化学纤维开始走上成功之路。 人造纤维的制造成功是仿生学的应用的成功。 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概况 1884年,法国人H.B. Chardonnet制成最早的化学纤维——硝酸酯纤维;1891年法国进行工业生产; 1891年 制成粘胶; 1901年,纤维素的铜氨溶液制成铜氨纤维; 1905年,用CS2与碱纤维素作用得到溶解性的纤维素磺酸酯,制成粘胶纤维; 1935年,意大利人从牛乳中提取乳酪素,制成人造羊毛; 到40年代末,各种人造纤维的世界年总产量已超过60万吨,其中,粘胶纤维占84%。此后,又有高湿模量纤维、超强力粘胶纤维、永久卷曲粘胶纤维等问世。 1935年,合成聚酰胺66,1938年,开始生产; 1941年,聚己内酰胺纤维在德国工业化生产; 1944年,发明聚酯纤维,1949年开始生产; 1948年,聚丙烯腈纤维开始生产; 1958年,聚丙烯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发展 第一阶段 起步阶段 (1956~1965年) 粘胶纤维、维纶、腈纶 第二阶段 奠基阶段 (1966~1980年) 合成纤维 第三阶段 发展阶段 (1981~1995年) 仪征化纤、上海石化、广东新会、佛山、平顶山、辽宁抚顺 第四阶段 持续增长 占世界化学纤维产量55%以上 2. 化学纤维的基本纺丝方法 成纤高聚物:用于化学纤维生产的高分子化合物,可分为两类:(1)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纺丝:将成纤聚合物熔体或浓溶液,通过喷丝孔挤出后凝固成初生纤维的过程。也称作“纤维成型”。 基本纺丝过程:原料制备、纺前准备、纺丝成型、后加工 2.1 原料制备 (1)再生纤维(原料纯净化):将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一系列的化学和机械加工,除去杂质等。 ——再生纤维素纤维 (2)合成纤维(聚合):将低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2.2 纺前准备 固态高聚物→流体→必要处理。 成为流体方法:溶剂、熔融 溶液纺丝:熔点与热分解温度接近甚至高于热分解温度的采用溶液纺丝方法成形。粘胶、维伦、腈纶等采用此法。 熔体纺丝:熔点低于热分解温度的可以采用熔体纺丝,也可以进行溶液纺丝;涤纶、锦纶、丙纶等等采用此法。 基本过程:【熔融(溶解)】、混合、过滤 2.3 纺丝成型 流体→固态(丝条) 熔体:降温固化 溶液: 干法纺丝:凝固介质为干热气流   湿法纺丝:凝固介质为含凝固剂的凝固浴 2.3.1 熔体纺丝 过程:(1)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制成的纺丝熔体 (2)送至纺丝部位,再经纺丝泵定量压送到纺丝组件 (3)从喷丝板中压出而成为细流,在纺丝甬道中冷却成形。 特点: (1)纺丝速度一般为1000~2000 m/min,高者可达3000~6000m/min,或更高。 (2)丝的截面通常为圆形。 (3)干净、污染少、成本低 纺丝品种:涤纶、锦纶、丙纶 2.3.2 湿法纺丝 过程:纺丝液通过计量泵,经烛形滤器、鹅颈管进入喷丝头,从喷丝孔中挤出进入凝固浴,高聚物在凝固浴中析出形成初生纤维。 特点 (1)纺丝速度一般为18~380m/min (2)截面多为非圆形,有皮芯结构 (3)污染问题严重、成本高 纺丝品种:腈纶、维纶、氯纶、粘胶 2.3.3 干法纺丝 溶剂要求:溶解能力强(溶质浓度高),沸点和蒸发潜热低,低毒性、可燃性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最常用有丙酮、二甲基甲酰胺等。 纺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