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第一章三国演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三国演义 三 国 演 义 三国演义 人才学 军事战略学 智谋策略学 百科全书 章回小说和历史演义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 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成的。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分章叙事, 分回标目, 每回故事相对独立, 前后勾连,首尾相接, 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就是章回小说的诞生过程 《西游记》、《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章回小说的成熟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作者、版本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 1、西晋陈寿《三国志》、南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2、两晋南北朝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作品有30多种,如《世说新语》记载三国人物故事有30多则,有关曹操的15则 3、唐代记叙、咏叹三国故事的历史、诗文计140多篇。如 李商隐《骄儿诗》:“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4、宋元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戏曲舞台的三国戏。如苏轼《东坡志林》卷一载: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5、作者“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明·高儒《百川书志》),写成小说。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 1、成书于宋代乃至以前; 2、成书于元代中后期; 3、成书于元末; 4、成书于明初; 5、成书于明中叶。 二、《三国演义》作者 早期版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太原,流寓杭州,元末明初人。 有人说他是“有志图王者”(明·王圻《稗史汇编》) 施耐庵“门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2、罗贯中著作: 《录鬼簿续编》录其杂剧三种:现仅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 小说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五种 三、《三国演义》主要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为现存最早版本。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不分卷,将240则合并为120回,目录由单题变双题,有眉批、总批;系叶昼假托,故又称“伪李评本”。 3、毛本:《三国演义》,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刊本,对“李评本”回目、正文多有修改、增删,正统道德色彩更浓,评点多精辟见解,是三百多年来最流行的版本。 第二节 《三国演义》内容和思想 一、《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 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 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主旨 《三国演义》主题纷争: 1、“正统”说 2、“忠义”说 3、“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歌颂理想英雄”说 6、“赞美智慧”说 7、“天下归一”说 8、“讴歌封建贤才”说 9、“悲剧”说 10、“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 11、“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 12、“宣扬用兵之道”说 13、“人才学教科书”说 14、“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 15、“总结历史经验”说 16、“无固定主题”说等 《三国演义》主题概括: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一)明君贤臣理想 1、政治上行“仁政” 儒家:“仁”是道德观念的核心; “仁政”是理想社会的蓝图 孟子:“民为邦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