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火灾逃生自救常识提示:为何设置避难层
创建“安全发展城市”
——应急避险知识普及
后勤保障部
2013年11月
目 录
一、火灾逃生自救常识提示:为何设置避难层?············3
二、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4
三、电梯被困事故多 “等”是最安全的方法·············5
四、触电后勿盲目施救·······················6
五、电梯下坠应急锦囊:按下每层楼按键···············6
六、消防队员教你火场逃生十准则··················8
七、地震逃生 根据位置选避震方式··················9
八、火灾中要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9
九、湿毛巾可当面具 食盐可作灭火剂···················9
十、燃气安全使用及应急处理方法·····················10
十一、化学物泄漏 要逆风逃生·····················11
十二、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护措施·················12
十三、发生燃气火灾应采取哪些措施··················14
一、火灾逃生自救常识提示:为何设置避难层?
1、为什么设置避难层?
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一旦遇有火灾,要将建筑内的人员完全疏散到室外比较困难。加拿大有关研究部门试验数据显示,使用一座宽1.10米的楼梯,将一栋30层建筑的人员,按每层240人计算,疏散到室外大约需要78分钟,即便使用两座同样宽度的疏散楼梯,也需要将近40分钟,显然要将人员在尽短的时间里疏散到室外,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规定:高度超过1OO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或避难间。
2、如何实现避难功能?
首先,避难层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置,我国《高规》规定: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主要考虑到,如果15层以下发生火灾时,集聚在第15层左右的避难层人员,不能再经楼梯疏散,可由云梯车将人员疏散下来。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已经配有50米高的云梯车,可满足十五层高度的需要。北京已经配备了100米高的云梯车。
其次,避难层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我国《高规》规定: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要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确保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主要考虑到,发生火灾后,进入避难层的入口,如没有必要的引导标志,处于极度紧张的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因此,防烟楼梯间宜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层断开通过避难层,以便需要进入的人能尽早进入避难层。
此外,避难层还设置了相应消防设施和设备,比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独立的防烟系统、消防电梯、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小时,照度不应低于1勒克斯)等。避难层的净面积要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宜按每平方米5人计算。
3、人员如何有效利用避难层逃生和自我保护?
首先,要定期对避难层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避难层的各类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避难层不能挪作他用。
其次,每个使用高层建筑的人员要提高自身消防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在高层建筑内日常办公的人员,要了解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参加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临时进入高层建筑的人员也要及时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离自己最近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确保发生火灾后最快进行疏散。
最后提示一点,避难层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场所,它受建筑本身的耐火等级限制。因此,如果火灾发生在避难层以上的楼层,在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尽快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区。
二、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
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启东市人民东路三角绿地景观设计”企业生产案例说明.PDF
- Podium, Telford Plaza 平台, 德福广场.PDF
- “村村篮球场”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2442Kb)-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写作中作用.PPT
- “沉井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 江苏省建设监理协会.DOC
- “洞藏酒”的概念。但是.PPT
- “温暖春天“蚕丝被的日常维护.DOC
- “心脏震击猝死综合症” 现象.PPT
- “艺术与和平”国际文化交流节 - 科洛纳德.PDF
- ③商业保理业务形态 - 深圳市律师协会.PPT
- 2025至2030年中国钟表螺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汽万向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效空气过滤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作用式温控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维琪浴组合器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型脚轮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型置物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珠宝饰品展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周边传动吸泥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轴承座内球面车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