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看祭祀.doc
鄂尔多斯看祭祀
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人类的文明最初是在祭祀祖先和鬼神的活动中产生出来的。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现在的人进行祭祀,观看祭祀,感受祭祀文化,是不是更像是对人类原始记忆的一次重温呢?
蒙古族的祭祀文化,因其优美的神话传说、原始的神灵信仰、古朴的祭祀仪式,给人以神秘莫测的印象,而成吉思汗的出现,为之注入了最经典的内容,增添了其独特不凡的气质。
鄂尔多斯地区,特别是伊金霍洛旗与乌审旗,因特殊的历史成因,成为了蒙古族最高形式的供奉地和最集中的祭祀地之一,展示了蒙古族从宫廷到民间的极为传统的文化礼仪习俗。
伊金霍洛与成吉思汗祭祀
鄂尔多斯地区共有6个与成吉思汗陵寝有关的霍洛(汉语之意为宫殿)。今天,在成吉思汗陵以南一公里的宝日陶劳盖北坡有一被保护的遗址――大伊金霍洛,是供奉成吉思汗宫帐长达307年的旧址。
公元1649年,成吉思汗八白室从黄河南岸的伊克召迁移至巴音昌呼格河畔,从此这一地方被称之为“伊金霍洛”(汉语之意为圣主的院落),成为成吉思汗陵寝之地、祭祀之地,也成为蒙古民族的圣地。
1954年4月23日,农历三月二十一,传统的查干苏鲁克大典主祭日当天,举行了成吉思汗灵柩西迁回故地安放大祭和成吉思汗新陵破土奠基典礼。乌兰夫同志亲自破土,埋下“成吉思汗陵奠基石”。
1956年5月,新陵在今伊金霍洛旗境内的甘德尔山岗上落成。分布于鄂尔多斯各旗的成吉思汗八白室、哈日苏力德以及其他圣物安放在陵中。自此,成吉思汗的守陵人――达尔扈特人经年不断的祝颂之声在此长久回荡。
公元1227年,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之鞭”――成吉思汗,在西征的途中病逝。从此,蒙古族对成吉思汗奉若神明,视他为受长生天命而降生的圣人,与天共存,并且将他的灵柩、旗徽和遗物作为神物,成吉思汗祭祀活动便一代一代沿袭至今。
最初,在窝阔台时期的祭祀仪式相对简单。后忽必烈法律钦定成吉思汗祭奠的时间、程序及仪式等内容,并组建了一支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特殊部落――鄂尔多斯部,其核心就是世代承袭,专司供奉、祭祀成吉思汗的达尔扈特人。达尔扈特人中又确定八个雅木特德(即祭陵员),作为祭祀成吉思汗的核心部分。每次祭祀时八个雅木特德,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传统方式井然有序的进行祭祀活动。
据说,当年达尔扈特人的祖先守在弥留之际的成吉思汗身边,曾悲痛地问:“大汗如果走了,我们该怎么办?”成吉思汗答道:“你们就靠我的遗骨,和我的故事活下去!”于是,几百年来,达尔扈特人遵守着一句“指朕之名而为生”的圣主口谕,不狩不猎,不稼不穑,不当兵,不纳税,不做官,世代守护、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室,完整地传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中叶时就确立的严格的祭祀形式和组织体系。达尔扈特人口口相传的祭词、祷词、祝词、赞词、古歌,繁复的祭祀礼仪以及各种祭品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使得成吉思汗祭祀文化成为最具有特色的中华帝王祭祀文化典型代表之一。
成吉思汗祭奠,每年有大祭四次,各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为农历三月二十一的查干苏鲁克祭、五月十五的淖尔祭,九月十二的禁奶祭,十月初三的皮条祭,称为“四时大祭”。同时,成吉思汗祭奠每月初一、初三和其它一些特殊的日子里都有固定的传统祭祀,每年约三十余次,统称为小祭。此外,每年前来拜谒的蒙古贵族和平民的祭祀,多达数百次。
春季的查干苏鲁克大祭是成吉思汗陵一年中最为隆重的祭祀。揭幕仪式时所吟诵的《九十九匹白骏鲜乳祭洒颂》,其中心内容便是洒马奶以祭苍天,叩求天神、地神、水神前来享祭,赐予关照。随后,祭祀中再现了蒙古族古老的牲祭、火祭、歌祭等形式。可以说,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族萨满教祭天、祭祖古俗的流传发展和创造,包含有蒙古族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各种元素,积淀着蒙古族古老文化传统的丰富信息,是蒙古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2006年,成吉思汗祭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4月,成吉思汗哈日苏力德祭祀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天的成吉思汗陵正在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胜地。忠贞的达尔扈特人也渐渐改变了固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开始住上了新楼房。然而,达尔扈特人口口相传的“天语”依然会响彻未来无尽的时光。
蓝天白云之下的成吉思汗陵,人头攒动,哈达飘拂,圣灯长明,颂词朗朗。它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浸涵成吉思汗精神,默默地接受着世人的虔诚拜谒。
苏力德的故事
苏力德,意为精神之旗,蒙古族人称之为“风马旗杆”,传说是长生天赐予成吉思汗的神物,代表蒙古族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几百年来,苏力德矗立在蒙古族住户的门前,成为其特有的标志。祈愿安康吉祥、家族兴旺,每天祭祀苏力德也成为牧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乌审旗是“中国苏力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5年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WORD最新带板书带目录.pdf VIP
- 8D报告案例模板.ppt VIP
- 工程结算审核实务:重点难点解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docx VIP
- DB34T4021-2021《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ocx VIP
- 宁波市2023年小学生科普知识学习体验活动-高段组(参考答案) .pdf VIP
- 拼装式施工灯架制作和安装工艺.pdf VIP
- 青岛宏丰聚三氟氯乙烯及氟碳乳液合成工艺问世.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