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练习六PPT.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练习六PPT

宝贝计划 口语交际要求: 在你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交流提示:1.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2.讲述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 3.认真听别人的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 敌重兵,压黔境。 乌江天险重飞渡。 zhòng, (重:多) (重:又一次,再一次) chóng 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这句并非全是写实。 “天如火”一是说写战士的革命精神如火一般猛烈,行军的热情如火一般,二是说是写阳光照耀下的景象。 “水似银”是描写在高山所看到的远方的河流如银练的壮观景象。水是远处的水,当然无水可喝了,当地居民给红军来送水,表现了军民鱼水情深。 敌重兵,压黔境。 敌军大批部队,集结在贵州边境上 。 乌江天险重飞渡, 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江,由西至东横贯全省,谷深水急,险滩相接,形成贵州南北的天然屏障,自古称“乌江天险”。然而,1935年1月2日,这个天险被红军踩在了脚下。红军渡过乌江后,先后两占遵义、四渡赤水,最终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兵临贵阳逼昆明 红军南渡乌江后,佯攻息烽城,大军继续南下,蒋介石当时正在贵阳指挥督战,害怕我军直取贵阳,急忙抽调部队增援息烽,并调云南军队到贵阳附近来防守。这时,红军出其不意,不沿公路直趋贵阳,而是向东进发,敌军纷纷向东调动,不料红军又突然转向西南,向云南方向急进,敌军担心红军进逼昆明,火速调集民团来守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指贵州军阀的“双枪兵”(敌军带有步枪和鸦片烟枪,人称“双枪兵”)不堪一击,一打就逃,红军乘胜急行军,向预定目标进发。 调虎离山袭金沙 指红军在调动大批敌军防守昆明后,虚晃一枪,撇开有防备的昆明,向敌人防守薄弱的金沙江挺进,抢占金沙江边的皎平渡渡口,经过7天7夜,红军全部渡过了天堑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迫堵截的圈子,由被动争取到主动,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 飞渡乌江 威逼贵阳 佯攻昆明 巧渡金沙江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萧华(1916~1985),长征中任红军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授上将军衔。在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时写下《长征组歌》。 2.作品简介 课文选自《长征组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合唱组歌,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由10个乐章组成。《四渡赤水出奇兵》是其中的第四乐章。 写作背景介绍 1.四渡赤水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 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 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1.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用比喻生动再现天气的酷热和缺水的景象,从而渲染红军行军的艰辛。 “路难行” 强调了横断山的通行困难,以此映衬出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双脚走天下的大无畏精神。 出现了两次,作者借助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全诗用这句话作结,作用有三。 前文写红军战士战无不胜,就在于“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末句正是对上几句内容的总结。 “真如神”与诗题中的“奇”字相照应。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饱含了作者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佩和赞美之情。 清平乐·六盘山   毛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