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律启蒙 . 文》教学设计
黄沙小学 叶红梅
教材分析:
声律是我国诗词理论上的一个瑰宝,对联是诗词歌赋上的明珠,《声律启蒙》的对词与对句节奏明快,整齐规范。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声律启蒙 . 文》是以en为韵脚的三段声律启蒙。平仄和谐,对仗工整,读来抑顿挫,朗朗上口,通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孩子们掌握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产生民族满意感和爱国主义情思,领略先哲的风范,从人生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开展人生;
4、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加文化底蕴
三、策略构建
为了充分贯彻国学教育中传承与弘扬并举的教育宗旨,国学诗词教学诗以晓词牌、识格律、明词意、察词情、习写法五项技能为教学目标,遵循读、思、悟、练四能一体化发展的培养思路,加强朗读、思考、感悟、用法的整合,巧妙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广开学生视野,构建读中启智,思中明法,悟中察情,练中习法的课堂流程。
四、教学方法:诵读、讲解、互动交流
导入
1、学生第一段
2、个别读,全班听,注意正音。
3、学生听老师范读
4、全班学生诵读。
5、找出韵脚。(文、军、芬、薰、闻、军、分、深、云)。
6、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提示学生注意平仄,读出韵律和节奏)
7、讲解有关平仄的知识。
(1)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
(2)在一副对联中,下联末字必须是平声,贴对联应右为上左为下。
(3)一三五可不论,二四六须分明
(4)每一个音步位的末位字,每一句的句脚字要平仄相对
8、再次全班诵读。(配乐)
四释义
1、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译解了解诗文意思。
2、教师指名学生个别逐句讲述诗文的意思,教师予以补充完整,让学生明确意思。
(1)“四辅、三军”
四辅:官职名,见于《尚书·洛诰》,指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
三军: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每军12500人。春秋各大国三军名称不一,如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楚国设中军、左军、右军等,后来三军成为军队的通称。
(2)“九经、三史”
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各书所说的名称小有不同,宋代刻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这是唐宋时期形成的名称。到后来再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为儒家的十三经了。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
(3)“歌北鄙,咏南薰”
此两联均出自《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商纣王喜欢唱北边边境地区的歌)。
圣明天子虞舜则弹五弦之琴,唱南风之歌,歌词里唱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南风吹来是多么和熙呀,可以替我的百姓化解愤怒忧愁呀;南风的到来多么按时呀,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物呀。)
鄙,边境上的城邑;北鄙,代指北边边境地方的歌谣。薰,和煦;南薰,南风,代指南风之歌
(4)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周太保:周天子的太保,召公于周武王时曾任此职。召(音shào)公,又称召伯,因封于召,故称召公。
李广:西汉陇西成纪人,汉文帝、汉武帝时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擅长骑射,为边郡太守时,匈奴不敢入侵,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5)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上联出自《汉书?循吏传》。西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地太守,为改变蜀地少数民族鄙陋的民风,他挑选品质优秀的小吏到京城学习政务,并提倡文教,在当地开办学校,提高文士的地位,结果蜀地百姓都闻风而化,民风大变。班固称赞说:“至今巳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到现在巴蜀地区喜好文雅之事,这都是文翁教育感化的功劳啊。)草偃(音yǎn),像草一样随风而倒伏;偃:原义为面朝天向后跌倒,引申指草的倒伏。
下联是说春秋末年,晋国掌握国家大政的六卿之间因为权利的分争,勾心斗角,最后留下韩、赵、魏三家,到晋定公37年(公元前475年),他们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事史称“三家分晋”,是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
(6)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与湖北巴东县交界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说,巫峡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衡峰:湖南南岳衡山有峰名回雁峰,据说大雁冬天向南迁徙,至此峰便不再南行。贴:紧挨着。此字在现代汉语中读平声,而中古是个入声字,属仄声,所以能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