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末语文模拟讲评2016.1解决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试题讲评 答题情况分析 优点:注重审题,答案能体现答题思路。 缺点:基础知识不扎实;两题目之间行距过密;答案欠缺针对性、条理性。 讲评重点:2、9、13、14题 讲评目标: 1.扩展基础知识积累。 2.通过归纳总结,优化答题步骤,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进一步巩固熟知题型。 自主纠错检测 多音字 强:( ) 强嘴 倔强 ( ) 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强迫 ( )强横(hèng ) 争强好(hào )胜 形近字 秕( )谷??? 先妣( )??包庇( )?? 纰( )漏??? 砒( )?霜???批( )评???枇( )杷??? 毗( )连 异形字 陨灭—()灭; 狼籍—狼(); 踌躇—踌(); 搭赸—搭(); 寒伧—寒(); 囹圉—囹(); 独角戏—独()戏;嬉皮笑脸— ()皮笑脸 自主纠错检测 多音字 强:(jiàng) [固执] 强嘴 倔强 (qiǎng)[硬要,迫使,尽力] 强词夺理 强人所难 强迫 (qiáng)强横(hèng ) 争强好(hào )胜 形近字 秕(bǐ)谷?????先妣(bǐ)????包庇(bì)????纰(pī)漏??? 砒(pī)?霜?????批(pī)评?????枇(pí)杷?????毗(pí)连 异形字(双写) 陨灭—(殒)灭; 狼籍 —狼(藉); 踌躇—踌(蹰); 搭赸—搭(讪); 寒伧—寒(碜); 囹圉—囹(圄); 独角戏—独(脚)戏; 嬉皮笑脸— (嘻)皮笑脸 课内回顾:1.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文言文 常常,经常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莫夭阏之 翻译句子:每与景书,别加微点,虽子弟弗之知。 答案:高欢每次给侯景写信,都另外加上小墨点,即使是自己的子弟也不知道这件事。 存在问题: ①对句子大意理解有误,以致胡乱翻译。 ②不根据语境梳通文意,以致关键词语错译失分。 ③没有字字落实准确直译,以致关键词不译或漏译失分。 每与景书,别加微点,虽子弟弗之知。 学生答案分析:每次与侯景写信,特别加微点,虽然弟子弗之知道 得 分 1 文言文翻译: 1. 直译 联系上下文,字字落实。 2. 六字法 “组”、“留”、 “换”、“删”、“补”、“调” 3. 五注意 :①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 ②注意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③注意词类活用和通假字; ④注意准确停顿; ⑤注意译文通畅。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古汉语疑问代词:安、焉、曷、何、盍(译为“何不”) 、孰、胡、谁、奚、恶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副词:不、弗、未、否、勿、毋、无、莫、非 3.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以、与、在 4. 用“之”“是” 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5.特殊情况 “见” “相”字解释“动作偏指一方”, “自”解释为“自己”,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作宾语前置 回顾复习 请同学们从已学的课文中找例句。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诗歌鉴赏 对联知识拓展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语法结构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4.平仄相拗。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仄起平落) 5.内容相关。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1.忌“合掌”。即上下联意思相同。 2.忌“同字”。上下联中不可有相同的字 对联禁忌: 【05福建】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振兴中华 【2012年四川卷】补写下列节日的两幅对联,要求:内容与节日有关,可以不考虑平仄。 端午: 上联 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中秋: 上联 下联 明月千里寄相思 吃粽子尚思屈原忠魂 清风一缕拂丹桂 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国民不同阅读方式的调查统计表,阅读后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