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在处理监护侵害行为中的作为.docVIP

检察机关在处理监护侵害行为中的作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检察机关在处理监护侵害行为中的作为

检察机关在处理监护侵害行为中的作为   摘 要 虐童类案件频发,挑战社会道德的底线,但却因种种原因导致进入司法程序难,侵害者不能得到法律的制裁,被侵害人难以寻求帮助,无法走出困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依法对该项工作实行监督,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 关键词 监护侵害行为 监护权撤销诉讼 虐待案件诉讼 作者简介:曹黎,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4-126-02 2013年“南京饿死女童案”、2014年“垃圾桶死亡儿童案”、2015年“南京养母虐童案”等一个个案件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在惋惜、遗憾、可怜、愤慨的情绪过后,应反思如何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权益的保障是一个社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父母、家人无法保驾护航甚至伤害摧残儿童的时候,国家和社会应当承担起监护的责任。1987年《民法通则》、2006年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均规定了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可以由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的资格,但却未对监护人资格的撤销程序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该种行为的处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为处理监护侵害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处理此类行为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将有力地打击该类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一、 监护侵害行为的特征 《意见》第1条规定,监护侵害行为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下简称“监护人”)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以及不履行监护职责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行为。该条规定界定了监护侵害行为的定义,涵盖了监护人可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种种行为,由于侵害主体和侵害对象的特殊关系及个性特征,该类行为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违法行为的特征: (一) 侵害主体、对象实力悬殊 监护侵害的主体为监护人,对象则为处于监护人监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同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并称为“老弱病残”,被认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对得到特殊的保护。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弱小、力量薄弱,且依赖他人,本身更容易受到侵害,受到侵害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面对成年人尤其是自己的监护人的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抵御侵害、自我保护的能力尤为低下。而由于不管他人家务事的传统观念,使得社会大众往往不会插手此类行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相关部门在早期无法发现此类行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弱,无法自主寻求帮助和保护。因此,从目前的办案实践来看,此类行为往往演变成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才能够得到司法机关的介入,导致案件后果一般来说比较严重。《意见》出台之前,撤销监护权利制度缺失使得案件处理结束后,被害人仍需生活在加害人的监护之下,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一般 (二) 监护侵害行为多为暴力型犯罪 《意见》主要规定了七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包括: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在刑法分则中,对上述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大部分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一类是规定了单独的罪名,如虐待罪、遗弃罪、组织儿童乞讨罪等;另一类是作为加重处罚的情节,如奸淫幼女多人、强迫幼女卖淫在相关罪名量刑中提高一个档次;另一类是作为从重处罚情节,如猥亵儿童从重处罚。从罪名来看,监护侵害案件多为暴力型犯罪,由于未成年人身体弱小、心理脆弱,暴力型犯罪无疑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严惩该类犯罪,预防该类行为的发生,是司法机关应当重视及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 侵害后果消除难度大 打击监护侵害行为,远不是惩罚侵害主体这么简单。如何消除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帮助重新修复家庭关系,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各责任主体共同努力的目标。首先,身体的伤害容易修复,心理的伤害却难以平复和容易忽略。未成年人本身心理较为脆弱、敏感,在遭受同等伤害后,相较于成年人,伤害更深、修复更难,心理创伤不可低估,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疏导,有可能成为心理阴影,长期影响人格的塑造,正常的人际交往。其次,家庭关系的修复尤为重要,且监管难度大。处理该类侵害行为的最佳效果,是能够重新修复原有的家庭关系,使侵害人和侵害人均能够回归正常的家庭关系。但修复家庭关系是一项长期、多方面努力的结果,难度大。且在修复家庭关系中,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二次侵害,相关部门监管难度大 二、检察机关在处理该类行为中的职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