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文本中四字短语的特点及英译策略.docVIP

浅谈旅游文本中四字短语的特点及英译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旅游文本中四字短语的特点及英译策略

浅谈旅游文本中四字短语的特点及英译策略   【摘 要】由于英文与中文截然有异的语言逻辑以及双方迥然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外国人很难理解将中文直译成英文的旅游文本。因此,本文通过对比中文旅游材料原文及英译文本,提出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策略;写作特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35-01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文化也逐渐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因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也被外国人熟知。这对于中国的旅游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把握住机遇,提升相关的旅游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其中包括提升导览手册和景点介绍的英文译本的翻译质量。因为英文旅游文本多由汉语材料翻译而来,翻译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成语四字格的翻译,这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是陌生且难以理解的,处理好这个问题成为旅游文本翻译的重心和难点 汉语中的成语和四字格多由古代发展而来并沿用至今,具有文字美学意义。作为召唤类文本的旅游宣传资料,为了吸引游客,必然会运用许多四字格以增加其美感。比如:“时而丽日蓝天,雄浑开阔,时而云雾缭绕,神秘莫测,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1]但是,英语中没有与这些四字格相对应的表达方法,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自身对现实中真实景象的印象以及对上下文的理解采取相应的对仗格式或者适当对原文作增删 例1:原文:登上天子山,居高临下,可一览武陵千山万壑,只见群峰错列,飞瀑如带,古松峥嵘,云雾飘渺。[1] 例句中,作者一共用了6个成语来把天子山景区波澜壮阔的秀美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从而很自然地引发读者去亲身游览的想法。而这6个成语中,其中后4个是连用,属于排比的修辞。而且,“千山万壑”和“群峰错列”都是描写山峰多而高低分错的成语,意义上有很大的重复。而“古松峥嵘”、“群峰错列”、“云雾飘渺”、“飞瀑如带”,都是主谓结构的短语,其中还不乏“飞瀑如带”这种形容中带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 译文:There are thousands of peaks competing in their beauty , waterfall falling like flying silk ribbons, ancient trees growing thick with ethereal cloud and mist among them. Once you ascend to the top of the Tianzi Mountain,you can enjoy all of these scenery at an amazing height. 译文中,没有按照原文的词序与句序翻译,而是把诱人的景色置于句首,开门见山地提起国外读者的兴趣。对于其中6个成语,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运用状语与介词对其进行适当的增删与合并,使其更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对原文句序的调整和原文内容的增删与合并,看似不忠于原文,其实“忠实”的应该是原文的内容意旨和风格效果。[2] 例2:原文:园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山一势,倾绿泄翠,西流河峡谷横贯其中,既有奇石险峰之壮美,又有古树清流之秀丽。――黎坪森林公园[3] 例句中,作者着重强调黎坪森林公园中山势与河谷的优美景色。从汉语写作角度来看,原作者文笔优美,交替描写山势与河谷的美景,生动而形象,几乎仅凭一句话就已将黎坪森林公园的美景非常立体地展现给读者。其中,“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山一势”、“倾绿泄翠”、“横贯其中”、“奇石险峰”、“古树清流”,仅七个四字短语就占去整句一半字幅,足显其用词之典雅。因为中文重意合,在描写中大量使用形容词,甚至是词义重复的四字短语,虽然这几个“陈词滥调”般的四字短语可以完美无缝地运用在其他旅游景点的描述中,使读者觉得该景区与全国其他森林公园别无二致,但是借助语义间的关联能达到模糊而概括、义广而含糊的效果,以此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然而,这样模糊的描写却不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要求。细究例句,一共描写了四个目标景物,即山、峡谷、树、河,对这四个景物的形容可分别概括为多且绿、险、古、清。从英语写作角度来看,原作者只是反复地用了多个形容词重复、简单地概括了景区内的景物。因此,在翻译中要去掉原文中重复的词义,以实现与目的语文本的最佳关联 译文:So many mountains and valleys in the park are naturally decorated with green trees. Here, Xiliu River Valley runs through and it is strikingly magnif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