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奇观与性别意识的表达.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视觉奇观与性别意识的表达

视觉奇观与性别意识的表达   摘 要: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借用了美术和电影手法取得了震撼的视觉效果。她的风景和场面描述极其精简,语言富有视觉性且呼应人物的命运。她的人物描写既有很多聚焦镜头下的看与被看的情景,又以广角镜头似的笔法勾画了大地与人的群像,创造了种种视觉性奇观。视觉性的奇观又隐含着作者的国民性批判和性别意识的深刻表达,客观讲述了女性的苦难 关键词:技术化观视 性别意识 奇观 视觉性 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深刻细致地写出了女性的悲苦。有不少论者把原因归结于萧红的身世及其性别经验,但很少人能从写法上进行论述。这两部作品在叙述上隐含的震撼效果,与作家借鉴电影等新媒体元素有关。萧红与鲁迅交往甚密,在某种意义上鲁迅是萧红的文学之父、精神之父。萧红的不少作品在主题上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缺陷的揭示,《生死场》《呼兰河传》也有这样的主题,但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等聚焦的是个人,而萧红既勾画群像又聚焦个人。在创作上萧红继承了鲁迅对视觉问题的关注,又有所超越,她的描述极其精简,语言富有视觉性。写人既聚焦镜头下的看与被看的情景,又以广角镜头似的笔法勾画了大地与人的群像,特别是女性个体和女性群体,巧妙地借助技术化观视传达出丰富深刻的女性体验 一、景物与场面描写的视觉性 《生死场》《呼兰河传》的风景描写历来被公认是萧红写作的缺陷。鲁迅为《生死场》作序,评价小说:“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1}几年后,茅盾为《呼兰河传》写序,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2}。艾晓明认为:“萧红小说风格最重要的特质,远非所谓抒情的、感性细腻的,而是在于戏剧性的讽刺。适应这种想象方式,萧红创造出场景性的小说结构,发展了一系列反讽手段,从而建立了她个人的成熟的小说问题形式。”{3}艾晓明称萧红的小说结构是场景性的,确实萧红在场面、细节方面太出色了,而很多场景也是讽刺性的,但唯其不能解释小说中的风景描写。笔者认为萧红小说与其用场景性小说概括,不如用视觉性小说概括来得好。中国现代文学很多作家都与电影、摄影等有所牵连,鲁迅、萧红、茅盾等如是。周蕾认为:“在20世纪,正是摄像和电影这样的新媒体所带来的视觉性力量,才改变了作家们对文学本身的思考。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种新的文学模式是无可争议地被彻底媒介化了,其中也包含着对技术化视觉的反应。就像其他论述的传统模式,当然也包括绘画和雕塑这类的视觉艺术,文学必须进行自我设计,以应对作为普遍交流技术的视觉所显现的优越性。”{4}萧红在中学时代钟情于绘画,是学校野外写生会的总干事,1932年第一次去北平时曾想过入当时的北平艺专学习绘画,同年在哈尔滨曾画过两幅画参加水灾助赈展览。她的一些小说的封面装帧是她自己设计的。萧红离家出走后,奔走于已经普及电影、摄影等技术的哈尔滨、北京、上海、武汉、香港等城市,想必语言视觉化是萧红有意无意的一种追求吧 萧红的风景描写有很强的视觉性,有远近景、颜色、明暗的变化。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部小说第一章的风景描写。《生死场》的第一节“麦场”的开端部分 一只山羊在大道边啮嚼榆树的根端 城外一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打成荫片。走在大道中,像走近一个荡动遮天的大伞。山羊嘴嚼榆树皮,黏沫从山羊胡子流涎着。被刮起的这些黏沫,仿佛是胰子的泡沫,又像粗重浮游着的丝条。黏沫挂满羊腿,榆树显然是生了疮疖,榆树带着偌大的疤痕。山羊睡在荫中的白囊一样的肚皮起起落落…… 菜田里一个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的盖伏下,像是一棵大形的菌类。捕蝴蝶吗?捉蚱虫吗?小孩在正午的太阳下 很短时间以内,跌步的农夫也出现在菜田里。一片白菜的颜色有些近似山羊的颜色 毗邻着菜田的南端生着青穗的高粱的林。小孩钻进高粱之群里,许多穗子被撞着在头顶打坠下来。有时也打在脸上。叶子们交结着响,有时刺痛着皮肤。那里是绿色的甜味的世界,显然凉爽一些。时间不久小孩子争斗着又走出最末那棵植物。立刻太阳烧着他的头发,急灵的他把帽子扣起来。高空的蓝天,遮覆住菜田上跳跃着的太阳。没有一块行云。一株柳条的短枝,小孩夹在腋下,走路他的两腿膝盖远远的分开,两只脚尖向里勾着,勾得腿在抱着个盆样。跌脚的农夫早已看清是自己的孩子了,他远远地完全用喉音在问着: “罗圈腿,哎呀!……不能找到?”{5} 在开端这部分里,我们似乎看到镜头的运动和不断切换,“一只山羊在大道边啮嚼榆树的根端”是近景,接着镜头切换成远景,“城外一条长长的大道,被榆树打成荫片。走在大道中,像是走近一个荡动遮天的大伞”。然后又变成近景的山羊,之后是远景的菜田,远远看去戴着草帽的孩子像一棵大形的菌类,后来跌步的农夫也出现在远景镜头的菜田中。随着镜头渐渐拉近,看见孩子钻进了菜田旁边的玉米地,看见玉米穗子打在脸上。这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