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先生的贵州情结.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启钤先生的贵州情结.pdf

朱启钤先生 的贵州情结 刘宗汉 朱启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央文 信阳,先生父母随岳父居住。傅寿彤于光绪元年(1875 史馆馆员。近年来,他在北京市政建设、北戴河海滨开 年),由南汝光兵备道升任河南按察使,四年(1878 发、民族工商业发展、古代建筑研究、古代工艺美术研 年)辞官,五年(1879年)定居长沙,于十三年(1887 究方面的贡献,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陆续有研究 年)去世。由于先生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所以 成果问世;然而他对贵州的故乡情结,对贵州乡邦文 一 直随母亲由信阳而开封、而长沙,居住在外祖父家。 献的贡献,却尚未有人涉及。 直至17岁与元配陈夫人结婚后,先生始脱离外祖父 朱先生是贵州开阳人,是民国时期第一位在中央 家,奉母另住。25岁时,陈夫人病故。同年,先生与表 政府担任高级职务的贵州人。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 叔贵阳人于德桥女儿于宝珊结婚。先生共有子女12 因,先生一生未曾到过贵州,但他终生关心桑梓,有着 人,其中10人均为于夫人所生。 浓厚的乡土情结。关心桑梓,始终是先生生活的一个 傅寿彤一家虽然定居长沙,但却保持着贵州家乡 重要侧面。40年前,我有幸担任过先生的秘书,帮助 的生活习惯。先生幼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 他搜集过有关贵州的资料,接待过贵州来的客人。现 然承袭了很多家乡的习俗。再加上继室于宝珊也是贵 将我所知道的情况,撰写成文,以便使世人对先生一 州人,就使得先生一家的一些贵州生活习惯,得以沿 生的这一重要侧面能有所了解。 袭下来。在先生晚年撰写的纪念外祖父的《瞻怀外纪》 清同治十一年十月十二日 (1872年 11月20 中,曾详细记录了由傅家传承下来的贵州人做豆花、 日),朱先生出生在河南信阳。父亲名朱庆墉,母亲傅 血豆腐和熬豆豉的方法。先生自己说,他之所以这样 梦琼。外祖父傅寿彤,字青余,贵州贵筑人,咸丰三年 做,是为了表示“吾家自去‘ 以来,吾父母以洎吾身, (1853年)进士。外祖母刘太夫人,与外祖父同乡,也 皆未忘故乡习俗”②。先生家自己做豆花的习惯,一直 是贵筑人。先生出生时,傅正任河南南汝光兵备道,驻 保持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先生已是年过90的高 ① 此处“去”是离开之意。 ② 《紫江朱氏家乘》卷l《先世传略》附《瞻怀外纪》,1935年(此系据扉页)存素堂铅印线装本。 12 2007年第2期 物春秋 l镁| i 撼|l ㈣g‰ 龄,但每年仍用石磨磨黄豆做豆花。做得后,不仅家里 的有人大代表田君亮、政协委员谌志笃。无论是《蠖园 的人每人一碗,而且还要送给亲戚。吃的时候,先生还 文存》或其它文献所记,还是我的见闻,都很有限,先 要说,贵州人穷,只能吃豆花。现在想起来,先生这种 生同贵州人士的往来,当远不止此数。 做法,实际是在对后世子孙进行乡土教育,使他们不 自明代永乐以来,北京因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要忘记自己的先辈来自贵州,不要忘记自己是贵州 致使全国各省都有大量人士寓居北京,其中自然也不 人。这件事说明,虽然由于客观原因,先生终生未能一 乏贵州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