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思成的故事教学设计
梁思成的故事教学设计
西街初中 赵彩艳
一、 教学目标
1、梳理脉络,概括故事。
2.精读课文,走进人物。
3.思考感悟,传承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梁思成的故事,从中体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难点:学习梁思成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
三、 学法引导:
预习中强调课文朗读,反复朗读。特别是重点段落,在段落朗读中感悟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几组梁思成设计的建筑图片,(国徽,鉴真和尚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让学生认识,提问这些著名建筑是谁设计的?引出作者-----梁思成。梁思成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领导人梁启超的儿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梁思成的故事,走进梁思成。
板书课题。
简介梁思成: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
出示学习目标:
1.梳理脉络,概括故事。
2.精读课文,走进人物。
3.思考感悟,传承精神。
(二)整体感知----初始梁思成
师:请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说说文章都写了他的那些事件?
提示:1.寻找相关段落。
2.提取关键词。
3.回答句式:时间+人物+事件
预设1.第一件事是60年前他冒险勘探应县木塔。第二件事是二战期间他保护日本奈良城。
预设2.他为自己勘探的辽代古庙被拆感到惋惜。
(三)重点品读----走进梁思成
师:写人离不开事件,具体点事件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让我们一起品读第六段,说说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梁思成?
提示:提示:抓住关键词品析。
生自由朗读。
师出示范例:“他们爬到塔顶,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处理几根铁索外,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东西。”
我从“除了”“没有”这几个词读到了环境的险恶,读到了一个敬业、无畏的梁思成。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预设1.梁思成第一个抓住铁索,两腿悬空地往刹尖攀援。从“第一个”“两腿悬空”“攀援”读到了一个勇敢、为工作不顾自身安全的梁思成。
预设2.他顾上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模板已经枯朽,也未想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从“顾不上”“也未想”读到了事业忘我、不畏艰难的梁思成。
师:这段文字是莫先生的回忆,读起来却历历在目,一个敬业无畏的科学家形象浮现在眼前。老师读了也很感动,这感动还源于文字背后的故事:梁思成在学生时代由于一场车祸,由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变成一个又驼又瘸的严重残疾人,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他在登塔时 是多么危险。那他不顾个人安危勘测木塔的思想根源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后文中找原因。
预设:第十段“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师:他视建筑为生命,这是作者对他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前文记叙的升华。
板书:视建筑为生命
师:而建筑是客观存在的,他为什么要视建筑为生命?同学们试着找找原因。
预设:第12段。“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
师:建筑表现了人类的什么,我们举个例子: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当时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他们可发重重困难,创造了辉煌,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智慧。又如我国的故宫,它见证了明清两代的历史,又凝聚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皇权思想,它精巧的结构又是我国人民智慧的体现。建筑是一种艺术,它和音乐、绘画一样传承着历史文化,是人类精神和智慧的体现,这就是建筑的价值,建筑的灵魂。
(四)重点研读
师:正是因为梁思成是建筑为生命,他才有旷世之举,保护日本奈良城。现在请大家研读14----17段,说说你又读到一个怎样的梁思成?
预设1.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14段,妻子的弟弟死于对日空战,我们民族也遭到日本侵略,他放弃国耻家恨仍保护日本奈良城。
预设2.目光长远。15、16段,“地球上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那座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亲自设计的唐招提寺,是他所知道的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建筑。”
预设3.热爱古建筑,14、18段,在国耻家恨之间选择了建筑。
师:这种爱和前文勘探应县木塔的爱一样吗?为什么?
师:不一样,前面是兴趣,是对职业的爱好,后面超越民族,超越国耻家恨,是一种大爱。所以说科学家是有国籍的,而科学是没有国籍的,梁思成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胸怀博大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