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信度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估计信度方法

第二节 估计信度的方法 前面已经提出了信度的概念,但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构想,实际测量过程中,无法对真分数和误差分数进行测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同一样本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估计信度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估计的方法有再测信度、复本信度、等值稳定性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评分者信度等。 一、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再测信度,也叫重测信度,也叫稳定性系数。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对两次测验分数求相关,其相关系数就叫再测信度。其计算公式(皮尔逊积差相关公式的变式)为: (公式5-6) 式中X1、X2为同一被试的两次测验分数,、为全体被试两次测验的平均数,S1、S2为两次测验的标准差(样组标准差,参见金瑜的书P183),N为被试人数。 再测法的模式是:施测 适当时距 再施测 例2:假设有一份主观幸福感调查表,先后两次施测于10名学生,时间间隔为半年,结果如表所示,求该测验的重测信度。(为了便于理解和计算,本章估计信度的例子都是小样组,实际应用时应采用大样组。) 表5-1 某幸福感调查表的两次测试结果 测验 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X1 16 15 13 13 11 10 10 9 8 7 X2 16 16 14 12 11 9 11 8 6 7 解:用计算器算出 S1=2.82,S2=3.38,,, 把以上数据代入公式5-6,可得 此题可用计算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做,求皮尔逊积差相关。 在测验手册上报告的再测信度,一般要注明被试样本的性质、大小,以及间隔多长时间等,以便使使用者了解样本及时间因素对测验稳定性的影响。 计算再测信度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所测量的特性必须是稳定的。当然绝对的稳定是不可能的,但应该是比较稳定的。所欲测的如果是智力、人格、兴趣等心理特质,则可以采用再测法;如果是知识、情绪等心理特质就不能使用再测法,因为这些心理特质是不稳定的。 (2)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 在做第一次测验时,被试可能会获得某种技巧,但只要间隔时间适度,这种练习的效果会基本上被遗忘掉。 因此,再测信度要考虑时间间隔的问题。到底多长合适呢?一般来说,相隔时间越长,稳定系数越低。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及被试的特点而异。对于年幼儿童,两次施测的时间间隔应比年纪较大的被试短些,这是因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变化较快。一般来说,无论对于那种被试,初测与再测的间隔最好不要超过六个月。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例如,我们可能在间隔许多年后对被试施测同一个智力测验,此时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考察智力随年龄的发展变化,而不是用来估计测验的信度。 (3)再测法适用于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难度测验。 速度测验题目较多,时间较紧,被试无法记住测验内容,所以受第一次测验的影响小,记忆效果可以忽略不计。 (4)应注意提高被试者的积极性。由于再测法是把原测验原封不动地重测一次,所以被试者容易兴趣索然,采取不积极合作的态度,使第二次测验的质量下降。所以,提高被试者的积极性,使他们如同第一次那样认真负责地完成测验,这是再测法计算信度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由于测验的再测信度受时间和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故任何一个测验就可有不止一个再测信度系数。所以在测验手册中报告此种信度时应说明时间间隔以及在此间隔中被试的经历,如有无受过何种教育训练、心理治疗以及有何学习经历等。 二、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Alternate Form Reliability),也称等值性系数(Coefficient of Equivalence)。 用两个平行(等值)的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这就是复本信度。因为这反应了两个测验的等值程度,因此又称等值性系数。计算方法与再测法是一样的。 复本信度的模式是:复本A 最短时距 复本B 例3:假设用A、B两型创造力复本测验对初中一年级10个学生施测。结果见表5-2。(此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计算) 表5-2 某创造力复本测验测试结果 测验 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X1 20 19 19 18 17 16 14 13 12 10 X2 20 20 18 16 15 17 12 11 13 9 解:先用计算器计算得出以下值: ,,,, 代入公式5-6,得 复本信度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复本信度的关键在于两个量表必须等值,即必须具有相同的难度、区分度、长度、题型等。只有达到这一要求,根据两次测验分数求出的复本信度才有意义。施测过程中的条件当然应该一致。 (2)两次测验的时距应尽可能短促,以便避免知识的积累、练习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最短的时距时在一次测验中先后用两个量表施测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