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案例6-问题 试问: (1)怎样控制全耦合装药长度? (2)上部延米装药量减半,对爆破效果有何影响? (3)还有什么装药结构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提示: (1)一般底部全耦合装药段的长度不大于1.3倍底盘抵抗线; (2)结合炮孔不同部位的受约束条件差异,爆岩运动情形不同进行论述; (3)围绕炸药品种、装填密度和装药结构三个方面论述。 * * 案例6-分析 (1)控制全耦合装药长度的方法:首先确定全耦合装药长度。通常底部全耦合装药段的长度不小于1.3倍底盘抵抗线,即1.3×4=5.2m,选取为6m。其次根据炮孔直径、装药密度、装药长度计算出装药量。第三采用散装炸药。第四在装药过程中控制装药量,并实时测量药高,控制全耦合装药长度。 (2)上部装药量减半,对爆破效果影响如下:在炮孔不同深度对应部位的岩体受到的约束是不一样的。在底盘抵抗线附近,岩体受到的夹制作用最大,阻力也高,所以应加大装药量,通常采用全耦合装药。而在中上部的岩体,由于台阶坡面的存在,提供了自由面,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需要的炸药能量较低,因此应降低装药量,避免爆破后,该部位的岩块过分粉碎和过分前抛。适当减少中上部装药量,可以降低炸药爆炸时炮孔中的峰值压力,降低对岩块的破碎和推移作用,使岩块的移动速度与底部岩块的移动速度基本一致,块度破碎更均匀。 * * 案例6-分析 (3)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择低威力炸药,即选择爆速低、密度小的炸药,降低炸药爆炸时的威力。二是减小炸药装填密度,在炸药威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装药密度,同样可以降低炮孔中峰值压力,达到同样的爆破效果。三是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和全长不耦合装药。根据破碎岩体所的装药量,确定空气间隔装药的间隔长度,或是确定不耦合装药的不耦合系数,分别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和不耦合装药,都可以达到降低炮孔孔壁峰值压力的目的,从而减小单孔装药量,确保爆破质量。 * * 案例7-问题 鹰厦铁路进行路堑开挖时,某工地采用深孔爆破。基本条件是:岩石为厚层砂岩;炮孔孔径?150mm;孔深从0.6m到5.6m不等;孔间距为2.3m,排距2.0m;炸药单耗1.2kg/m3;总药量22.7t,炮孔1436个,采用导爆索齐发起爆,共消耗导爆索9600m(地表敷设4000m),爆后造成附近民房受损,承重墙出现裂缝,室内抹灰大量脱落,门窗玻璃大部分损坏。 试问:试分析设计中的错误? 提示:从单孔药量、单耗、孔网参数与孔深及药量的相互关系,地表导爆索起爆网路造成的振动与空气冲击波过大的原因分析。 * * 案例7-分析 本设计中存在的不中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孔网参数过小:采用直径150mm钻机,孔距为2.3m,排距2.0m,爆破对象是砂岩,属于中硬及以下岩体,孔网参数明显太小。二是炸药单耗过高:对于中硬岩体,进行露天浅孔爆破时,单位炸药消耗量应控制在0.4kg/m3为宜,而该设计选为1.2kg/m3,高出太多。三是单孔装药量高:对于孔深从0.6m到5.6m的炮孔,平均每孔装药22.7t/1436=15.8kg,炸药单耗又高,所以单孔装药量也高,致使爆破地震效应等有害效应突出。四是起爆器材选用导爆索:爆破时共消耗导爆索9600m,其中地表敷设4000m,导爆索本身具有很强的起爆能力,所以敷设在地表,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爆破噪声以及爆破振动。五是齐发起爆,同段药量过大:该次爆破共消耗22.7t炸药,使用导爆索连接网路,属于齐发起爆,同段药量过大,造成民房受损等爆破危害。 * * 案例8-问题 河北某水库溢洪道采用深孔爆破进行开挖。岩性为灰岩,前沿坡面上陡下缓,地表起伏不平,高差约2.0m。爆破参数为:钻孔直径90mm,全部为垂直孔,孔深10m,孔距3m,排距2.5m,单耗为0.4kg/m3.为加快装药进度,工人用整包装散药直接倒入孔内。用钻孔石渣填塞炮孔。起爆网路为两排为一段,共十四排孔,分别采用MS1至MS7段导爆管雷管,实施孔内分段延时起爆。 试问:该爆破设计与施工工艺存在哪些不合理和不安全因素? 提示:从前沿的处理、孔深、孔距和排距的调整,装药方法,填塞材料,起爆网路设计,前后排时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 * * 案例8-分析 该爆破设计与施工工艺存在以下不合理和不安全因素: (1)开挖过程中,同段孔数多,同段药量大,每次爆破时对附近水库的坝体等建(构)筑物产生较强的振动,严重时会造成坝体产生裂纹等缺陷,影响坝体的稳定性。 (2)孔网参数偏小,取排距b=W=(25-45)d,对于灰岩,可取35d,b=3.2m,按三角形布孔,a=1.15b=3.7m。 * * 案例8-分析 (3)孔深过大。一般来讲,炮孔深度与炮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