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对本族历史认识的几个误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傣族对本族历史认识的几个误区

傣族对本族历史认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被错误观点误导,认为祖先起源于“百越” 中国出版的书籍中,凡是涉及傣族起源,一定会说傣族源于“百越”民族。很多傣族在探究自己历史时,往往会被这种观点牵引着思维走,去探寻这个“百越”,有些傣族学者甚至还针对这个“百越”引发出长篇大论。 从中国古文典籍记载看,历史上根本没有“百越”这个民族。古代中原人将其南方各种民族泛称为“越”,因种类繁多又称“百越”。“百越”概念犹如“百草”、“百货”、“百官”等等,从来没有一种草叫“百草”、没有一种货叫“百货”、没有一种官叫“百官”,更不可能有一种民族叫“百越”,把傣族祖先追溯到“百越”完全是瞎扯。 所以,傣族祖先不可能起源于所谓的“百越”。傣族先民自有史记载以来,已经生活在云岭-红河以西到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广大区域内,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傣族先民来源于这个区域以外的地方。 误区二:被语言现象迷惑,认为“壮傣同源” 中国很多南方少数民族因为语言中有一定量的相似词汇,被学者将祖先追溯到一个不存在的“百越”。而事实上,有相似词汇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被古代中原王朝统治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相似词汇均来源于古汉语,从近些年的汉字古音复原研究已经得到证实。“壮傣同源”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古代所谓的“百越”地区,自秦始皇南征、汉武帝开发西南以后,已逐步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接受中原王朝推行的政治及文化;“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是历代中原王朝极力推行的政策,不管是什么民族,都得学习中原王朝推行的语言和文字。但历史是发展的,中原王朝也是变动的,中原王朝经历秦汉大一统、三国纷争、两晋这数百年后,北方游牧民族开始陆续入主中原建立各种政权,先前中原王朝构建起来的“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实际上已被打破,北方语言发展方向也因这些游牧民族的入主被改变,而南方被游牧民族影响较小,保持先代语言和文化的可能性很大。 以上历史发展,足够说明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壮族先民与傣族先民均被大一统时期的中原王朝所改变过语言,但是在大一统之后,中原地区的语言因游牧民族南下而加速更新,处在边缘地区的壮、傣等族没有外界力量的推动后,语言更新自然就放慢;最终导致中原地区的语言与边缘地区的语言差距越来越大,而边缘地区的壮、傣等族却还保留着古老的语言,保留古老语言的壮、傣等族自然就会有很多相似词汇。 所以,壮语和傣语中含有相似词汇,不代表两个民族同源。同样的现象,可以参考全球各地曾经被英国殖民统治过的民族,这些民族同样都说英语,但不代表这些民族同源。 误区三:被政治言论忽悠,认为傣族从来没有统一过 很多政治学者所著书籍中,都把傣族历史说得七零八落,这样才能显示国家统一傣族的英明。而事实上,傣族不仅统一过,还曾经非常强大。 汉朝开发西南、设益州郡后,开始直接接触到傣族先民,后来设置的永昌郡其实就是以傣族先民为主的汉朝第一大郡。汉朝最初设置的永昌郡在云岭-红河以西,大抵相当于汉朝逐步征服的前哀牢国国土,包括今中国的大理州西、怒江州南、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及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的红河水以西部分,还有越南西北端、老挝北端、缅甸北部;这个区域内,目前最主要的民族还是傣族,这不是巧合;《华阳国志·永昌郡》记载:“永昌郡,古哀牢国。”说明汉朝设立永昌郡前、所征服的哀牢国就是傣族大一统的国家。 数百年后,在古永昌郡(古哀牢国)区域内,有个叫“蒙舍”(巍山盆地、弥渡盆地、南涧谷地)的小国崛起,建立称雄于云贵高原的南诏国。很多学者认为南诏国的华夏文化特征比较明显,不是傣族先民所建,这其实是忽略了傣族先民被中原王朝殖民统治过400多年这段历史。从公元69年哀牢归汉、汉朝在哀牢故土设永昌郡,到梁(南朝)退出云南,这漫长的400多年中,傣族先民早已被中原王朝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套进去,已经具备一定的华夏文化特征,独立后所建立的南诏国自然会有华夏文化特征,后来又因接受上座部佛教文化才逐渐疏远华夏文化,这是很好理解的逻辑问题,但这个问题却被汉、白、彝等族学者给绕晕了,很多傣族不去思考这个问题,跟着就把自己祖先这段历史给遗弃了,傣族历史就是在这里断代。 所以,傣族不仅在哀牢国时期统一过,还在南诏国时期非常强大。 误区四:被佛教僧侣影响,认为傣族一开始就信奉上座部佛教 目前,除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傣族都信奉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僧侣在傣族社会有很高的威望,很多傣族民众对他们所说的话坚信不疑。在上座部佛教僧侣的影响下,很多傣族民众认为傣族一开始就信奉上座部佛教。 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的时间虽然有很多争议,但有据可查的时间不会超过公元13世纪;在13世纪以前,傣族信奉哪些宗教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但在傣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还保留着很多傣族遗留下来的大乘部佛教古寺,如大理州永平县杉阳镇的西山寺、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的卧佛寺,这些古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