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战略观点
当下能激起中国人自豪感的,除了万里长城、故宫等历史遗产外更重要的,是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曾经孕育过老子、庄子、孔子、鲁迅等伟大的思想家。这些思想家之所以成名成家,重要的是他们摆脱了物质利益趣味,将对精神升华的追求贯穿一生。如今,中国再次进入物质时代,精神成为时代最稀缺的要素。而唯有这些精神,才能提升中国人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高度,治理国家尤为如此。以下是我着眼于长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分析的点滴,借以与网友分享思考问题的方法。????一、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扩大出口的意义????由于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和政府的外汇管制制度,使得中国政府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近年每年平均至少增加2000亿美元。截至2009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2.27万亿美元,其中大约70%、1.6万亿为美元储备。截至9月末中国共持有798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准国债“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两项合计就占中国持有的美元储备1.6万亿的73%左右。如果加上中投公司所购的被大部分稀释掉的美国公司股权,则上述比例可望达到80%,大约占到全部外汇储备的64%。????这就是说,中国倾全国之力出口给美国和世界各国的廉价商品,换回的美元外汇,基本上又被美国“借”走了。美国人债多不愁,不仅套死了中国政府储备的这笔美元,使其无法动用而成为“冤大头”,而且通过不断贬值,每年可以给中国带来每年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缩水。????2000亿美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2533亿美元,为历年最高峰;预计2009年最多达到2000亿美元。这就是说,中国每年对美国出口的货物总值,大约只能可以换回2000亿美元的钞票;而美国政府只要令美元每年贬值幅度达到12.5%,就可以赖掉中国高达2000亿美元的负债,也就是白白获得了中国出口给美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货物——多么高明的财富转移术啊!????可见在现有外汇管理体制下,扩大出口已经完全失去意义,甚至严重贻害国民福利。最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是减少甚至不再向欧美国家出口;或者大幅度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这在某种程度上,需要通过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来实现。很多人担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导致美元缩水。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因为这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人民币升值未必导致美元缩水,但会大大提高国民手中货币在国外的购买力,也会因此提高国外热钱的汇兑收益。美元的价值是相对于黄金、石油、木材等货物价值而言的。????可笑的是,中国高层及其智囊,还将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眼巴巴地寄托在欧美等国家经济复苏、扩大从中国进口上,认为人民币不升值是对世界经济复苏的贡献。的确,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那些严重依赖中国货的外国消费者,生活越加艰难,经济复兴更加无望。但是,对国外提供的福利,是以中国的近乎白白奉送为代价的。我们所付出的工人血汗、采伐殆尽的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都成了这些白白奉送商品的陪葬。????二、中国该不该跟随欧美国家注入流动性?????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且外汇管制的国家,中国从来就不缺流动性,甚至2006-2007年就已经成为流动性泛滥的国家。2007年中国CPI大幅度上涨,房地产和股市资产泡沫大量累计,根源就在于外汇占款催动下流动性的极度泛滥。中国的流动性泛滥,与扩大出口、不加挑选地利用外资、放任热钱涌入,以及强制结汇的外汇管理制度等,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外汇储备增加与流动性过剩?由此,当美国发生次债危机,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国外消费需求大幅度缩减,中国正应当通过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把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到依靠国内消费、为国内民生服务的道路上去。对此我在《一虎一席谈》辩论和为时寒冰的《中国怎么办——当次债危机来临》的序言中,都曾经提出过三点建议:(1)干部家庭财产公开,打击腐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2)挤干股市、房市泡沫,通过发展农工商等实体产业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产业竞争力;(3)政府财政分配面向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减少不必要的基础建设。可惜的是,这三点建议在我国的抗击危机政策中,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体现,中央政府选择了一条基本相反的道路。迄今,在大量资源和货物以接近奉送给西方列强之后,中国在大规模外汇储备占款的基础上,再给市场注入了超级的流动性,营造了较之2007年更大、更持久的资产价格泡沫。随着“流动性陷阱”阶段的结束,流动性将迅速传递给近20多年来被严重低估的农产品价格,惶恐性的、以食品价格急剧上涨的“中国式”通货膨胀在所难免。回顾起来,去年的救市方案,除了房地产利益集团、建筑建材业、证券投资业、汽车业、通讯运营业外,还有那些行业从中受益呢?失控的流动性进一步分化了社会收入分配,长期谨慎储蓄的城乡居民,几乎无人不人心惶惶,对货币信用失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