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资治通鉴续编重点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治通鉴续编重点讲义

* *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1、作者及成书经过 李焘(1115~1184), 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宋眉州丹棱人(今四川眉山市丹棱)。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卒于孝宗淳熙十一年,年七十岁。 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历任华阳主簿、雅州推官、荣州知州、潼川府路转运制官、兵部员外郎兼礼部郎中﹑敷文阁学士等职。李焘性格刚强,特立独行。早年入仕正是秦桧当政,秦桧死后,李焘才被朝廷了解。在朝廷议论国政,慷慨激昂。南宋名臣张拭曾说:“李仁甫如霜松雪柏。” 李焘博览群书,特别熟悉宋朝的典章制度。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李焘的著述很多,有《易学》五卷,《春秋学》十卷,《五经传授》、《尚书百篇图》、《大传杂说》、《七十二子名籍》各一卷,《文集》五十卷,《奏议》三十卷,《四朝史稿》五十卷,《通论》十卷,《南北攻守录》三十卷,《七十二候图》,《陶潜新传》并《诗谱》各三卷,《历代宰相年表》、《唐宰相谱》、《江左方镇年表》、《晋司马氏本支》、《齐梁本支》、《王谢世表》、《王代将帅年表》合为四十一卷。 《宋史》中有李焘有传。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事,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记载了北宋九朝168年的事迹。此书原有1063卷,无论刊刻或传抄,当时都是很困难的,故该书传布不广,以致完整的定稿本未能保存下来。清乾隆年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从明朝《永乐大典》里录出,缺徽,钦两朝事迹等。今存520卷。 《长编》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记述详赡﹐史料丰富﹐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 《长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他在撰写这部书时,始终不渝地坚持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原则,就是“宁失于繁,勿失于略。”《长编》的取材十分丰富,除宋代的实录、国史外,还大量采用经、史、子、集,笔记小说,家乘志状。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南宋人陈傅良曾表彰说:“本朝国书,有日历,有实录,有正史,有会要,有敕令,有御集,又有百司专行指挥、典故之类,三朝以上又有宝训;而百家小说、私史与大夫行状志铭之类,不可胜纪。自李焘作《续通鉴》,起建隆、尽靖康二年,而一代元书萃年于此,可谓备矣。” 清人谭钟麟也认为此书“上据国典,下采私记,参考异同,折衷一是,使北宋一代事实粲然明备,实为《通鉴》后不可不读之书。” 正是由于李焘坚持了这个原则,才为后人保留了大量的宋代史料。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李焘继承和发展了“考异”的优良传统。司马光在著《资治通鉴》时,著有《通鉴考异》,在书中排列不同材料,说明自己取舍的原因。《续资治通鉴长编》也采用了这一考异的方法,“若旧本有误处,及有合添处,即当明著其误削去,气添处仍具述所据何书,考按无违,乃听修换,仍录出为考异;不然则从旧,更勿增改。”《续资治通鉴长编》注文多达一万二千余条,七十多万字。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介绍 李焘虽然在政治见解和史学观点上和司马光很接近,但对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日记》等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有所取舍、有所保留,特别是反映司马光政见且为神宗粉饰的《神宗实录》更是如此。相反,对王安石也能公正对待。虽然李焘“耻读王氏(安石)书”,反对王安石的政治主张,但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正文和注文中也能不以私论害公议,公正、客观地评价王安石变法期间的一些措施、事件和人物。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介绍 李心传(1166~1243),字微之,隆州井研(今四川井研人)人,十四五岁时,随其父李舜臣居于临安(今浙江杭州)。时舜臣任宗正寺主簿,故心传得有机会阅读官藏的当代史书,引起研究当代史的兴趣。庆元元年(1195年)乡试下第,遂绝意应举,闭户著书。晚年,魏了翁等荐为史馆校勘,赐进士出身,修中兴四朝帝纪又踵修十三朝会要。端平间,书成,擢工部侍郎。 李心传著述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外,著有诗文100卷,《高宗系年录》200卷,《学易编》5卷,《诵诗训》5卷,《春秋考》13卷,《礼辨》23卷,《读史考》12卷,《旧闻证误》15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40卷,《道命录》5卷,《西陲泰定录》90卷。《宋史》有传。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介绍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述了建炎元年(1127)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共36年的史事,即宋高宗赵构一朝时事。 共200卷。 包括宋高宗一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叙述,也记录了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亶(dan)、金海陵王完颜亮三代的史事,为研究宋﹑金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