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溶浸采铀(矿)技术教案
第八章 原地浸出采铀
1 原地浸出采铀的内涵及工艺流程
1.1 内涵
原地浸出采铀是将按一定配方配制好的溶浸液经注液钻孔注入到天然的含矿含水层中,在水力梯度作用下沿矿层渗流,通过对流和扩散作用,选择性地氧化和溶解铀,形成含铀溶液,经抽液钻孔提升至地表,再进行水冶处理得到所需的铀浓缩物产品。(美国:化学采矿;独联体:无井采矿)
1.2 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流程
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流程包括矿石浸出工艺过程和浸出液后处理工艺两大部分,详见下图:
前部分工艺是用溶浸液将矿石中的铀从固相转化为液相,形成含铀浸出液的过程;后部分工艺则是对含铀浸出液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铀浓缩物产品的一系列化工单元操作过程。
2 原地浸出采铀技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2.1 适用范围
原地浸出采铀不是对任何铀矿床都可以适用的,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才能使用,而且有些条件还极为苛刻,其适用范围(条件)如下:
①必须是疏松砂岩型铀矿床,矿石疏松,裂隙发育;
②矿体须处于含水层中,含矿层上、下要有隔水顶、底板,即有承压水;
③矿石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且矿层的渗透性远大于围岩的渗透性;
④矿物成份简单,容易浸出;
⑤含矿层厚度与含矿含水层厚度的比值小于0.5;
⑥矿体埋深最好小于300m,品位大于0.01%;
⑦矿区最好远离城区(15km),或处于居民生活区下游;
⑧交通方便。
2.2 原地浸出采铀的优、缺点
优点(与常规法相比):
①基建投资少,为常规法的50~60%;省去了井巷工程、剥离工程、崩矿、破碎、提升等;
②建设周期短,投资见效快(一年左右),较常规法缩短一半以上;
③资源利用率高,品位0.01%均可回收,回收率:75~90%;
④环境保护好,基本无废渣、废水和废气,不破坏农田及地貌;
⑤产品生产成本低(为常规法的50%左右);
⑥人员编制少,劳动效率高;较常规法高几倍至几十倍(以新疆为例);
⑦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
⑧安全和防护条件好,都在地表作业,可穿白大褂采矿。
缺点:
①对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要求苛刻;
②各种管线较多,维护工作量大;
③地下水复原难度大、费用高。
3 原地浸出矿床条件评价
3.1 岩性及铀的存在形式
地浸法适用于淋滤——沉积成团的砂岩型铀矿床,要求矿石结构疏松,节理发育,如砂岩、砂砾岩以及含砾砂岩为主的矿床。
铀的存在形式最好以吸附状态赋存于砂质颗粒表面,铀矿化均匀,分布于碎屑岩或胶结物中。
3.2 矿石品位、厚度及埋深
矿石中U品位最好在0.1%以上,但如果品位较低(0.03~0.01%),矿体厚度大、渗透性好也行,此时浸出液U浓度较低,但水量大,技术经济上也是可行的;矿体的评价条件目前基本上以平米铀量(U kg/㎡)计算。一般以大于5 kg/㎡最有利,矿体埋深要求小于300m,最好为:50~200m。
3.3 矿体形态及赋存位置
矿体最好为水平层状或倾角小于15°的缓倾斜矿体,且矿体连续。这样便于布置抽液钻孔(抽孔)和注液钻孔(注孔),且有利于溶浸液的渗流,增大钻孔的抽注液量和注液量;矿体位置赋存于含水层中,且具有隔水顶板,渗透性好。
3.4 含矿层顶底板岩性
含矿层的顶底板岩性应具有抗溶浸液溶解的性质。如高硅低钙镁类岩石,当围岩中“碳酸钙”含量为2~5%时甚至更大时,不但试剂消耗量大,所产生的石膏和CO2气体将会使矿层发生化学堵塞,后果严重。
3.5 地质构造
要查清矿床是否存在断层、溶洞、地下阴沟等构造,不然会造成溶浸液流失,既污染环境,又达不到浸矿目的,溶浸范围无法控制。
3.6 水文地质条件
①矿岩的渗透性:(分为五种类型)
a.极弱K0.1m/d,不宜地浸; b.较弱K=0.1~1.0m/d,可地浸;
c.较弱K=1.0~5.0 m/d,最适合地浸;d.强 K=5.0~10.0m/d,可地浸;
e.极强K10.0m/d,不太适合地浸,溶浸液与矿物接触时间短,且易形成沟流。
矿岩的渗透性是技术经济评价和确定地浸钻孔间距大小、钻孔结构、种类的重要参数依据。
②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要有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源,且具有较好的渗透性;
隔水层——有大于2m的厚度,其渗透性最好小于矿层渗透性20倍以上;
③矿层孔隙率:(分为五种类型)
a. n5~10%,不适合地浸; b. n=5~10%,适合地浸;
c. n=20~25%,最适合地浸; d. n=25~50%,较适合地浸;
e. n50%,不适合地浸,因溶液所占空间比矿岩大,液流呈紊流状态。
④地下水流速度及流向:
地下水水力坡度较小,流速较慢,有利于地浸开采和环境保护。掌握地下水流向,为防治地浸污染和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⑤地下水物理化学性质: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有:Ca2+、M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润滑油知识名词解释.doc.doc
- 液压与气动教学指南(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用书).doc
- 液压与气动教案本.doc
- 涡轮增压器工作原理和维修1.doc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多媒体教学教案——基本回路(02-03).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多媒体教学教案——液压元件拆装训练实验 .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多媒体教学教案——液压元件拆装实验.ppt
- 润滑系统教学教案.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多媒体教学教案——典型液压系统.ppt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多媒体教学教案——液压控制阀(02-03).ppt
- 2025年上海市灌溉水渠新型建材衬砌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光纤用于智能交通系统可行性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单轨吊于机场行李分拣传输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上海市航空航天燃料配套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智慧广场:第四单元有趣游戏与大雁排列问题.pdf
- 中考语文5年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文言文阅读【北京专用】【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房地产行业2024年业绩概览及“十五五”规划下房地产行业展望 -202508.pptx
- 驾驶员消防知识培训总结课件.pptx
- 2025年上海市黑茶酵素饮品电商销售渠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能源金属在无人机电池技术中的高性能电池材料创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