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善于沟通资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善于沟通 沟通像一座飞架的虹桥,跨越年龄,通向彼岸;沟通像一叶摆渡的小舟,载去你的理解,送回他的信任;沟通像宽广的大道,你来我往,理解和信任川流不息。家庭生活需要沟通。 情景一: 星期一的早上,班主任王老师接到李明家长的电话,说李明上了初二后,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厌烦父母的唠叨。昨天晚上他想要买一件名牌运动衣,但父母认为太贵不愿意买,和父母闹别扭后,李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 说一说:李明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情景二: 李明出走已经三天了,班主任来到班上对同学们说:“咱班同学,谁有李明的消息,千万要告诉我一声,他家长挺着急的。” 说一说: 李明离家出走后,对家人会产生什么后果。 李明离家出走后,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后果。 情景三: 班主任说完后,刘伟心里很矛盾。因为前天晚上,李明给他打过电话,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 说一说: 你认为刘伟应该怎么办? 情景四: 经过再三思虑,刘伟找到班主任告诉了这一情况,几经周折,李明的家长在当地派出所找到了李明。此时的李明已“改头换面”了:蓬头垢面、满眼血丝、脏兮兮的衣服。经派出所民警介绍: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不但抢了李明身上仅有的钱,还想拉拢李明入伙,正殴打李明的时候被巡警发现。 李明终于回到了温暖又舒服的家,看着因自己离家出走而旧病复发的爷爷奶奶、疲惫不堪的爸爸妈妈,李明情不自禁地哭了。 说一说: 1.李明为什么情不自禁地哭了? 2.李明该不该离家出走? 3.离家出走能解决李明的问题吗? 一、离家出走的原因 中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成熟,所以往往会感情用事,这是中学生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离家出走实际是中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和反抗。以下原因往往导致中学生离家出走。 (1)人际关系紧张。 (2)外界的引诱和不符实际的幻想。 (3)心理不健康。 二、离家出走的四种类型: 逃避型:常遭打骂,为了免受打骂,便一走了之。 向往型:有些人与社会上的不务正业的人交往,为此而不惜离家出走,以追求向往的“目的”和“理想”。 报复型:这些孩子因受到(或自认为受到)家长的不公平对待,用离家出走进行报复。 盲目型:出于好奇心,或轻信别人的话,轻率出走。这类孩子比较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 三、离家出走的危害 首先,学生离家出走会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 其次,离家出走危害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荒废学业。 再次,离家出走学生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最后,给学校和社会带来麻烦和损失。 招式一:主动交流 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招式二:创造机会 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打球、逛街、看电视。边做事情、边交流。 招式三:倾听分析 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 招式四:书面表达 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写张小纸条,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换位思考 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换个角度,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沟通技巧 ① “书面表达”术 ②“倾听分析”术 ③“换位思考”术 P27 完成“两代人生活的对比” 昨日,天宫殿,4位妈妈为离家出走的孩子担心不已。 记者 许恢毅 摄   10月18日清晨6点,曾燕玲比平时起得更早,她在墙上贴了三张便签纸:“妈,你逼我的”、“你连我喜欢吃什么都不晓得”、“更莫说关心我”。之后,她离开家,至今未归。   两天后,曾燕玲的妈妈袁女士才晓得,女儿所在的年级还有三个孩子也不见了。大人们急得整晚整晚睡不着,坐着发呆。 女儿去年也曾离家出走   离家的四个孩子,都是天宫殿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黄佳雯(女,4班)、张巧巧(女,3班)、熊祥君(男,4班)、曾燕玲(女,5班)。四家人都住在天宫殿社区丁香路的还建房小区。   上周四(17日)晚上,曾燕玲回家给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妈妈,我不想读书了。”   女儿成绩不好,之前,她曾多次向家人表露自己不想读书了。“你不读书能干啥子?怎么也要把初中读完了。”最后,袁女士语气有点重,“不读书怎么行!”曾燕玲干脆把门一关,回卧室了。      第二天一早,曾燕玲比往常都起得早,袁女士觉得有些奇怪。没一会儿,她看到了墙上贴着的三张纸条。袁女士觉得挺冤枉。曾燕玲去年患了胃窦炎,住院两次,医生要求不能吃辣椒等刺激食物,可娃儿喜欢吃麻辣的,两个人经常为此争执。   虽然曾燕玲是抱养的孩子,袁女士觉得自己在吃穿等问题上从没亏待过她。去年,曾燕玲也曾离家出走,一天不到就被袁女士碰巧找了回来。   当天上午9点多,袁女士给曾燕玲的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老师说,曾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